洛克菲勒家族何以打破“富不過三代”
摘要:洛克菲勒家族何以打破“富不過三代” □邊 際 在世界商業史上,可能沒有哪個家族能像洛克菲勒家庭一樣,興旺貫穿整個第二次工業革命史,見證人類商業模式的一次
洛克菲勒家族何以打破“富不過三代”
□邊 際
在世界商業史上,可能沒有哪個家族能像洛克菲勒家庭一樣,興旺貫穿整個第二次工業革命史,見證人類商業模式的一次又一次變遷。近日,這個家族的第三代繼承人、美國銀行家、慈善家以及總統顧問戴維·洛克菲勒在家中去世,享年101歲。
從最早的美孚石油公司,到后來的大通銀行、洛克菲勒中心、芝加哥大學、洛克菲勒大學、現代藝術博物館,以及在“9·11”中倒塌的世貿大樓……翻開美國史,洛克菲勒家族無處不在。從洛克菲勒家族神話的創始人約翰·戴·洛克菲勒算起,這個美國首屈一指的財富家族已經繁盛了六代。
中國有句民諺:富不過三代。很多富人財產從積累到潰敗的過程,就如曹雪芹所說,“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而為什么洛克菲勒家族卻能夠在延綿數代人之后,依然站在財富巔峰閃耀著光芒呢?
這與他們的財富觀念以及從小對子女的教育息息相關。崇尚節儉、熱衷創造財富、樂于慈善救助。正是這樣看起來似乎對立的精神狀態,使得這個家族形成了在追逐物質之外的更高理念——正如老洛克菲勒所說,“財富是上帝的,而我們只是管家”。
除了繼續保持財富的延續,戴維·洛克菲勒也踐行著家族的理念。在這百年間,洛克菲勒基金會也是享譽世界的慈善救助機構。很多人并不知道,最早的北京協和醫學院,就是洛克菲勒慈善王國最大的海外醫療項目。
盡管我們很難說,是因為慈善和財富的責任讓他們保持了財富的延續,但不可否認,勤儉和責任的教育,潛移默化影響財富接班人的性格。信奉擁有財富也要承擔社會責任理念的除了洛克菲勒家族,還有比爾·蓋茨、扎克伯格等。
如今,我們的社會財富已經積累到了相當多的階段。洛克菲勒家族故事的后半段,也同樣值得我們借鑒。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