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科技創新厚植國家核心競爭力
摘要: 中共中央、國務院9日上午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劉云山、張高麗出席大會并為獲獎代表頒獎。李克強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在大
中共中央、國務院9日上午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劉云山、張高麗出席大會并為獲獎代表頒獎。李克強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在大會上講話。李克強說,要全面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筑牢國家核心競爭力的基石。(1月 9日新華社)
國家核心競爭力是由國家經濟實力、企業管理和科學技術三大要素構成。科學技術要素對國家經濟實力具有直接支撐作用,是創新基礎和發展動力。正如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最高獎獲得者趙忠賢院士所言,我們口袋里裝著許多把鑰匙,同時還在不斷地制造出新的鑰匙。科學家要做的,就是不懈努力,制造、修改每一把鑰匙,用來打開提升綜合國力的這扇大門。
盯準前沿不放松,才能真正形成核心競爭力。從今年獲獎成果看,特別是高等級獎項的總體水平看,我國在主要科技領域和方向上已占有一席之地,正在從“跟跑者”向“并行者”、“領跑者”轉變。以移動4G、北斗導航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扭轉了我國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重塑了世界產業格局,展示出我國創新驅動發展的實力。這些成果的取得也證明,加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與建立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的技術創新機制,是相輔相成的。不斷提高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效率,原始創新才有用不完的后勁。
提升核心競爭力,要圍繞“中國創造”下功夫。李克強強調,要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創客合作創新,著力提升“中國制造”的品質和“中國創造”的影響力。這為“中國創造”放大體量指明了實現路徑。做強“中國創造”不僅需要“高大上”的眼界,也需要“接地氣”的執著。如新疆“風電機組關鍵控制技術”項目,依托當地自然資源優勢,突破多項技術難題,推動風電躍居國內第三大電源;“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項目,結合當地棉花種植以及土壤的特殊情況,研發出一整套關鍵技術裝備,建立了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體系。這些項目的成功,同樣是國家核心競爭力大機器上不可或缺的部件。
有了核心競爭力才有國家的國際競爭力。一個國家在國際競爭中要贏得勝算,主要靠獨特的創新能力,以及實現創新能力必不可少的人才素質規模。這十分需要眼光向外的胸襟。今年獲獎的外國科學家和國際組織,在環境污染、能源危機、氣候變化、糧食安全等全球關注的領域,與中國科學家開展了長期密切合作,促進了我國相關領域研究的快速發展。表彰和肯定以他們為代表的外國科學家的貢獻,有助于深化國際科技合作進程,提升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對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亦不乏積極作用。
好體制也是核心競爭力。李克強指出,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深入推進科技領域“放管服”,賦予科研院所和高校更大的科研自主權,賦予創新領軍人才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創新靠人才活力,而人才活力的釋放,重在營造環境條件,“放管服”到位。如加大成果處置、收益分配、股權激勵等政策落實力度,使創新者得到應有榮譽和回報,就是給創新輸血送養。激發全社會創新潛能,眼光必須放寬。既要支持本土人才大展身手,也要吸引海歸人才、外國人才到中國來創業創新,這仍然需要做大“放管服”這塊磁鐵。(南方網張全林)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南方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