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高考漏洞”打上制度補丁
摘要:□趙永平高考是莘莘學子的一個重要人生拐點。然而,組織一場全國范圍、940多萬人參加的考試,要絕對不出一點兒紕漏,恐怕也比較難。今年高考,這樣的“意外狀況&rdquo
□趙永平
高考是莘莘學子的一個重要人生拐點。然而,組織一場全國范圍、940多萬人參加的考試,要絕對不出一點兒紕漏,恐怕也比較難。今年高考,這樣的“意外狀況”就引來不少關注。
安徽蕪湖一考點英語聽力設備故障,1000多人受到影響;陜西漢中一考點“保安不慎按了開關”,結束鈴提前5分鐘響起;江西定南一考點語文考試進行90分鐘后發現試卷發錯,120名考生換了套題考到下午1點……十年寒窗一朝交卷,遭遇這樣的狀況自然難以接受,也難怪安徽蕪湖的一些家長圍住學校“討要說法”。考生、家長和社會都在關注,考生的權益受到傷害后,怎么合理挽救?能否公正對待?
讓每一個考生都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競爭,這是高考制度的價值核心。圍繞這一點,這些年國家出臺了很多措施,也頗有成效,比如不斷出拳整治加分亂象。但對于涉及面較大的“技術性失誤”,因為發生概率不高,制度安排還不夠完備。近年來,從發錯答題卡、提前收卷等事的處理看,對當事人大多可以做到“嚴肅處理”,但對于考生權益的保護,顯然還不太到位,很多甚至沒了下文。
應該承認,對一些高考“技術性失誤”,補救起來肯定有難度。這些失誤在什么程度上影響到考試?應急措施是否補救到位?是否需要其他事后處置……在類似問題的判斷上,管理者與家長往往會各執一詞。家長的心情可以理解,“影響了孩子的高考,咋賠都不過分”;管理方也會擔心,若補救“過度”了,會不會造成對其他考生新的不公?
畢竟世殊事異,我們不能指望有一個可以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解決方案。統一的答案很難有,但統一的答題流程卻可以有、更應該有。我們能否制訂應對“意外狀況”的預案,建立健全糾紛解決的制度與流程,讓矛盾的解決更順暢、更科學、更有公信力?要知道,面對各種失誤,最大程度實現制度性救濟,打好“公平的補丁”,本身就是高考不可缺失的組成部分。
比如,各地高考主管部門可以成立專門機構,確定責任主體,出現失誤后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第一時間介入;對不同類型的失誤應該有一個預判,第一時間解決問題,避免層層請示延誤處理時機;對于考生所受影響的程度,建立家長、教育部門甚至第三方參與的協商機制,并將處理結果與依據公之于眾,避免引發“次生災害”。
其實,不僅僅是這樣的“技術性失誤”,其他一些有損高考公正的問題,同樣需要有一個制度化的解決。前兩年的高考冒名入學頂替事件、一直難以杜絕的各類高考移民、今年被媒體曝光的替考事件,都需要制度化的處置。如果總是抱著“小概率事件不會發生”的想法,出現問題后就難免手忙腳亂,最終影響的是高考的嚴肅和權威。
據最新消息,經教育部同意,安徽方面已于10日下午對這1200多名考生的英語聽力進行了重新考試。可讓人不得不想的是,如何保證這場加試令當事人心悅誠服?這并非小題大做,唯有想得更細、判斷得更準,才能以更合理的制度,為高考公平兜底。而守護高考的公平,就是守護社會的公正,更是守護一顆顆充滿希望的心靈。
責任編輯:lyp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