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苛責考生,那該苛責誰?
摘要: □張 麗 6月25日南方都市報報道,一篇題為《慈善需行之有道》的高考作文五處論據失實卻被當做范文,引發網友熱議。對此,廣東省教育考試院有關負責人表示,這篇是考場作文,不應過分苛責。在800字左右
□張 麗
考試的短短時間內,確實無法要求考生不出錯。但我們有理由要求推出“范文”的教育考試院不出錯,他們一來專業且人多力量大,二來又沒有在考場上,有大把的時間和便捷的查詢工具可以利用,為什么一個網友耗時幾個小時能夠發現的錯誤,考試院的老師們卻看不出來?
什么叫“范文”?就是要后來的學生們當做榜樣來效仿的、具備高度指導性的文章。既然范文失實不必苛責,那是不是暗示著今后大家都可以不必再苦背什么名人名言、名家逸事了,按照老師們喜歡的樣子和評卷的主流審美,只要能編出一些似是而非的例子,自圓其說就可以了?雖然素質教育推行多年,但高考依然是終極風向標,完全可以說是“高考有所好,學校必甚焉”。一句不必苛責考生,其影響可謂深遠。
其實,很長時間以來,中小學生作文的“假大空”一直為人詬病。如今的成年人回憶起自己的學生時代,作文就是越瞎編越能得高分。不料幾十年過去了,作文評價體系依然故我,只不過學生們瞎編的水平越來越高而已。曾經瞎編還要防著老師找家長核實,看某人是不是真的撿了錢包、扶了老大娘;現在連這心都不用操了,因為——不必苛責。
考試院的老師貌似放了考生一馬,其實是放了自己。假如揪著失實的論據不放,那么語文課本中的那些失實課文該怎么說?愛迪生救媽媽、達·芬奇畫雞蛋、賀龍同志草帽計、陳毅探母的失實之處早已被論證過了。學生就是學著這些不被苛責的課文一年一年考上來的,現在返回頭來苛責他們在人生最重要、最嚴格的考試中作文失實,確實有失厚道。但如果同時也放棄了自我反省語文教學,特別是作文教育的契機,大家都混過去,那就是對我們民族語言的不尊重了。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