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狀元雕像”更要解“狀元情結”
摘要: 李丹丹 據媒體報道,日前,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來鳳縣高級中學為本校一名考上清華大學的學生立傳塑像。此事引發公眾廣泛關注和熱議。 山區學校培養出一個高考狀元實屬不易,其驕傲與自豪之情自然
李丹丹
據媒體報道,日前,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來鳳縣高級中學為本校一名考上清華大學的學生立傳塑像。此事引發公眾廣泛關注和熱議。
山區學校培養出一個高考狀元實屬不易,其驕傲與自豪之情自然不難理解,學校利用身邊榜樣激勵在校學生的良好初衷似乎也無不妥。然而,在人們的習慣性認知里,雕像應該是近乎永久性的固定宣傳物,能夠享受此等殊榮的當為對國家和民族做出突出貢獻的英模人物,學校為一介高考學子樹立雕像,膜拜狀元學生到了為其塑像的地步,不免讓人大吃一驚。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校的教育宗旨是教書育人,評價學校教學業績的標準也應該是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因此,學生考上名校也只代表著對中學階段學習成績的總結。但是,長期以來,在應試教育指揮棒下,在很多人眼里,似乎考上名牌大學就意味著功成名就,尤其是在教育資源失衡的情況下,勤奮讀書、考上大學依舊是貧困地區學生改變人生命運的主要途徑,而一些學校出于生源競爭的壓力和經濟、政治利益方面的考慮,更是對考上名校的考生大肆宣傳,由此導致學校和社會以分數和考入學校的知名度論英雄。透過立傳塑像的舉動,我們感受到教育者揮之不去的“狀元情結”和“分數崇拜”。
據悉,當地教育局過問此事后,校方已迅速將塑像拆除。然而,批狀元塑像易,推倒塑像也簡單,要徹底打破短視的分數魔咒,則并非易事。拆“狀元雕像”更要解“狀元情結”,從教育長遠發展的角度考慮,我們更應當深刻反思其產生的社會土壤,看到其背后的教育資源訴求。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