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鎘大米”警示食安信息規范化
摘要: □牛日成 近日,廣州“鎘超標大米”事件引發持續關注。先是市食藥監局公布一季度抽檢18批次的大米及米制品發現44.4%鎘超標,同時稱“不便透露名單”,激起輿論強烈反應,繼而公布所涉4家餐
□牛日成
近日,廣州“鎘超標大米”事件引發持續關注。先是市食藥監局公布一季度抽檢18批次的大米及米制品發現44.4%鎘超標,同時稱“不便透露名單”,激起輿論強烈反應,繼而公布所涉4家餐飲單位,再而公布8個批次“鎘大米”及米制品的品牌。
不難看出,這是一次輿論倒逼下的食安信息公開,且呈現出“擠牙膏式”公開的不良觀感。雖然公布方為此辯解抽樣量較少、范圍較窄、不代表整體情況等,但這不僅不能消除公眾的疑慮乃至恐慌,而且難以自圓其說。
顯然,此次“鎘大米”信息公開的不及時不全面是其硬傷。抽檢信息一經披露,監管部門有何“不便”,鎘超標大米來自何地,涉及哪些品牌、哪些餐飲單位,市場上的大米是否安全,鎘超標大米危害性如何等,即刻招致公眾蜂擁追問。官方信息殘缺及“不便透露名單”的表述,更誘發諸多猜疑。
無論是公眾的直接追問,還是基于某些社會語境而引發的猜度和質疑,都有其必然性。3月抽檢5月才公布結果已經遲緩,更讓人不安的是信息不全或導致公眾對大米質量的全面擔憂。正如餐飲界人士所說的,抽檢報告公開不具體不透明,公眾或以偏概全,不敢出來吃飯而誤傷整體餐飲業,這是可怕的。
就信息公開而言,此次廣州“鎘大米”的信息披露無疑是有瑕疵的。無論有何理由,事涉公眾利益的食品信息公開殘缺不全,履職層面都有未盡職責之嫌。這一事件并不孤立,再次給食安信息公開制度化、規范化提出警示,職能部門當應深刻反思。
食品質量監督檢測是基于政府部門的職責,更基于對民眾生命安全的負責,而非獲取幾個空泛的數字以“表功”。唯有將問題食品信息及時全面公布,將其危害性知識及國家標準等相關指引廣而告之,才能給公眾警示和提醒,減少乃至消除其危害,同時也給涉案者以懲戒。這是信息公開的根本意義。
需要指出的是,當下除了監管漏洞及懲罰力度不足而致食品質量問題頻出之外,食品信息不對稱引發的公眾恐慌、以致引發對政府監管的不信任等問題也相當突出。因而,建立和落實規范的食品安全信息公開及職能部門失職瀆職的問責機制已不可或缺。去年國務院要求各級政府將推進食品安全信息公開作為重點,“兩高”不久前專就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作出適用法律解釋,強調要嚴懲重處。這些無疑都是有的放矢,地方政府執行時不容懈怠。由此而論,食品安全信息公開規范化、透明化,既是法規政令的明確要求,也是讓公眾重拾對監管公信力和食品質量信心的必然選擇。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