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賠錢賺吆喝”難長久
摘要: 商德柯 電子商務出現于上世紀90年代中期,得益于互聯網的快速普及和移動技術的突飛猛進,僅僅用了不到20年的時間,電子商務即以全天候、全地域的優勢,打破了實體零售業“渠道為王”、“地段
商德柯
電子商務出現于上世紀90年代中期,得益于互聯網的快速普及和移動技術的突飛猛進,僅僅用了不到20年的時間,電子商務即以全天候、全地域的優勢,打破了實體零售業“渠道為王”、“地段決勝”的定律。顧客不分國界,購物不分晝夜,移動技術可以使人們“總是在線”……電子商務的便捷性,不僅大量分流了傳統零售業的客戶,其透明的信息以及愈演愈烈的價格戰,也在不斷地沖擊著傳統零售業的價格體系,從而導致傳統零售業對于銷售渠道和價格體系的反思及變革。越來越多的實體店開始觸網,通過線上、線下并舉的經營戰略,成功實現了轉型。
如果從更深層面剖析,電子商務給傳統零售業帶來的其實只是技術和渠道的變革,并非商業模式的改變,賺取買賣差價仍然是零售業的本質。從供應鏈的角度而言,在采購、物流、倉儲、銷售過程中,電子商務與傳統零售業并無實質的差別。基于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電子商務并不能顛覆和取代傳統實體零售業,就像電視機不能取代電影院、電子手表沒有令機械表消失一樣。不過,電子商務確實在短期內會給傳統零售業帶來強烈沖擊,促使其在業態、渠道、產品等方面進行轉型。兩者博弈的結果,可能會暫時出現“一邊倒”的情形,但從長遠看,無論是電商還是實體店,共贏之道似乎在于線上和線下協同發展。
在當前電子商務快速崛起之際,傳統零售行業的發展并不充分,市場集中相對較低,轉型難度較大。從發展方式看,中國電子商務通過激烈的價格戰提升營業額,搶奪市場,以獲取更高的客流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實體零售店的業績。但這種“賠錢賺吆喝”的方式并不能長久持續,電子商務提升供應鏈管理能力、放棄“流血價格戰”模式、回歸盈利的商業目的,將是必然的趨勢。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