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殘疾人更多社會關愛
摘要: 李丹丹 近年來,我市殘疾人事業不斷發展,社會福利制度不斷完善。然而,在進一步關注民生的大前提下,如何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和尊重,進一步改善和滿足殘疾人的社會需求是我們面臨的重大社會課題。 對
李丹丹
近年來,我市殘疾人事業不斷發展,社會福利制度不斷完善。然而,在進一步關注民生的大前提下,如何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和尊重,進一步改善和滿足殘疾人的社會需求是我們面臨的重大社會課題。
對于殘疾人而言,他們的痛苦很大程度上不是肢體的殘缺,而是難以融入社會的自卑感。由于身體的缺陷,殘疾人在工作、學習、生活等方面會遇到比健全人更多的困難和問題,要突破常人所沒有的肢體障礙。面對社會上部分人的歧視、偏見,他們更渴望心靈的關愛。應當說,殘疾人最基本的社會需求主要有兩個:一是就業,二是社會保障。對于殘疾人來說,他們需要的不僅是同情、理解和救助,更想要的是得到人格尊嚴和實現人生價值的機會。在我們身邊,很多殘疾人在工作崗位上,其實做得并不比別人差。而殘疾人身殘志堅的故事,更是舉不勝舉。
對殘疾人的關愛和尊重程度,體現著社會的文明程度。我們要真正提高殘疾人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只靠規章制度是遠遠不夠的,在完善社會保障、提高硬件設施的同時,還應當給他們更多的尊重和關愛。例如,馬路臺階上的一次攙扶、公交車上主動讓出座位……點滴間的行動,都能傳遞出社會的關愛和溫暖。而我們的關愛也不能僅僅停留在同情、救助層面,不能僅僅解決他們的住房、吃飯、醫療等基本問題,還應該給他們更多精神關懷,而是應該從各行業、各領域中為他們提供更多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讓殘疾人擁有平等實現個人夢想的機會。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