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歡迎“田間課堂”
摘要: 盛德劭眼下正值春耕時節,許多農業科技人員按照中央“八項規定”、轉變工作作風的要求,深入田間地頭,活躍在“三農”第一線。他們有的幫助農民開展麥田管理,有的走進大棚場圈,向農民傳
盛德劭
眼下正值春耕時節,許多農業科技人員按照中央“八項規定”、轉變工作作風的要求,深入田間地頭,活躍在“三農”第一線。他們有的幫助農民開展麥田管理,有的走進大棚場圈,向農民傳授養殖種植技術,面對面、手把手地指導農民發展現代農業,幫助農民解決技術難題。“田間課堂”受到了農民的普遍歡迎。
“田間課堂”是催化劑,是及時雨。農技人員到田間地頭上課,向群眾推廣普及農業技術,理論結合實際,邊干邊教,有說有做,針對性強,實用效果好,使群眾能夠很快地接受新知識,掌握新技術,加快了農業技術的推廣普及。農技人員走出機關步入“田間課堂”,在落實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實施科技興農的路子上,邁出了堅實的步子。
“田間課堂”是連心橋,是大學校。“田間課堂”的開展為農技人員提供了密切聯系農民,向實踐學習的好途徑、好課堂,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大舞臺,使農技人員的工作作風得以轉變,工作更扎實,成效更突出,與農民群眾的心貼得更緊了。在田間地頭向農民傳授新知識、新技術,現場為農民解難釋疑,減少了中間環節,能有效地將新技術盡快轉化為生產力,加快了農村經濟全面發展。同時,“田間課堂”也為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培養了一大批具有現代農業科技知識的新型農民。
筆者認為,要辦好“田間課堂”,農技人員一要按照中央“八項規定”、轉變工作作風的要求,真心實意服務“三農”,不做樣子,不走形式,放下架子,撲下身子,深入群眾。二要能吃苦耐勞,不圖名利,不怕麻煩,在生產勞動中手把手地教群眾學技術、學知識、用科技。三要邊做邊講,先干后說,讓農民看得懂、學得會。如此,“田間課堂”就成了沒有圍墻的農業科技大學校,就成了轉變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法寶。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