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豈能不如wifi
摘要: □小石潭 現在過年走親訪友,落座后第一件事,很可能不是互相問候,而是說“你家wifi(無線網絡)密碼是多少?”最近幾天,微博上關于這個話題的討論很熱鬧。有人說,為了躲避長輩們嘮叨,干脆低頭玩
□小石潭
現在過年走親訪友,落座后第一件事,很可能不是互相問候,而是說“你家wifi(無線網絡)密碼是多少?”最近幾天,微博上關于這個話題的討論很熱鬧。有人說,為了躲避長輩們嘮叨,干脆低頭玩手機,“找到wifi就像找到了組織”。也有年齡比較大的網友說,節前特地換了個大功率路由器,“還是自己主動適應下一代吧”。(據《瀟湘晨報》)
爺好姥好不如wifi好,爸親媽親不如ipad親。這樣的事,豈止發生在長沙,在這個蛇年春節,筆者就遇到了幾位,其中一個小學生手里捧個ipad;見我不問好,先問家中有沒有網。其后的兩天時間內,幾乎都抱著ipad。吃飯時看著ipad里的游戲,晚上ipad放在枕邊睡著;還有兩三個年輕人,一有空就拿著手機發微博、刷二維碼……
過年與他們無關,親朋與他們無關,電器搶過親人的風頭,這都是網絡惹的禍?冥思之下,受“找到wifi就像找到了組織”啟發,筆者發現親情恰似wifi——這也是一個無線網絡,一個以看不見的親情維系的組織,一直以來像磁鐵一樣吸引著外出的游子,每到過年就將他們吸引回家,正所謂“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過年“過”的就是一個親人團圓、親情交融的感覺。
沒想到,進入科技昌明的今天,在年輕一代身上,親情的“信號”竟然不如wifi那樣強勁有力,親人的位置被電腦手機搶了先,這是為什么呢?責任首先在年輕一代身上,他們的“情商”不夠,拎不清親情的份量,沒想到親不可待、“機”可再來,一味以自我為中心,把個人的玩樂錯置在親人團聚、親情交流之上,這是大錯特錯的行為,批評沒商量。
因此,筆者不贊同“主動適應下一代”的做法,這樣的“逆適應”只能滋長不良心理與行為,發展下去只能造就“冷漠的一代”。過年,不能總講好話、吉利話,圖完喜慶還要回到解決問題的原點上來。
年輕人跟電腦、手機親,就是不理親人,借親朋團聚的機會,應該或殷殷教誨,或當頭棒喝,讓他們的父母明白縱容之害,讓他們幡然醒悟或“強行入軌”,開始放下手機、丟下電腦,待見親人、領受親情,補上“情商教育”這一課。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