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討刻字游客故宮也須反思
摘要: □葉建明 “一名叫梁齊齊的游客,在故宮大銅缸上刻下了到此一游,逮到你都得剁你的手。”這兩天,一條微博引來眾人關注。原來,幾天前,故宮工作人員顏先生巡視時發現太和門附近的一口大銅缸被人偷偷
□葉建明
“一名叫梁齊齊的游客,在故宮大銅缸上刻下了到此一游,逮到你都得剁你的手。”這兩天,一條微博引來眾人關注。原來,幾天前,故宮工作人員
在當今法制社會,一個人不管做錯了什么事,都不可“以暴制暴”,剁其手腳。顯然,“逮到你都得剁你的手”只不過是網友們對刻字游客道德素質低下的情緒化譴責罷了。
不過,網友們在替故宮出頭聲討刻字游客的同時,故宮本身是不是也該做些反思?大銅缸這樣重要的文物,為什么不用玻璃圍起來或加強看管?要知道,游客不可能都是素質高的文明游客。對于重要文物,不做一些防范處理,任游客有刻字的機會,這是不是失職呢?
近幾年,有關故宮的負面事件,可謂是層出不窮,也讓故宮總是處于輿論的“風口浪尖”上。不論是失竊門、會所門,還是瞞報門、拍賣門,抑或者是屏風門、封口門、錯字門,故宮這些門背后,或是責任心的丟失,或是只重眼前經濟效益不重長遠保護等。比如,2011年故宮被盜兩件珍貴藏品,可令人大跌眼鏡的是,藏品竟然是被一個20多歲毫無盜竊經驗的毛賊“順手牽羊”,這讓人不禁對故宮是否把主要精力用在了文物管理保護和研究上心生疑慮。
某國外一博物館很久以前被盜走過一件文物,該博物館不是咒罵小偷,怪罪小偷厲害,而是反思自己的防盜漏洞,并加強安保與防盜措施。從此,再也沒有發生過文物被盜事件。故宮作為“世界文化遺產”、世界五大宮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收藏文物最豐富的博物館,更應有反思過錯,吸取教訓的精神。毫無疑問,以前諸多的事件已極大地損害了故宮的形象,倘若故宮再不把精力放在文物管理保護和研究上,難保以后不再發生什么門,直至顏面盡失。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