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節約當責任
摘要: 鄒冬梅近日,由民間公益組織在網上發起“光盤行動”風靡全國,遏制鋪張浪費的活動熱潮風起云涌。據悉,中國每年浪費食物折合糧食約500億公斤,接近全國糧食總產量的十分之一。即使保守推算,每年最少
鄒冬梅
近日,由民間公益組織在網上發起“光盤行動”風靡全國,遏制鋪張浪費的活動熱潮風起云涌。據悉,中國每年浪費食物折合糧食約500億公斤,接近全國糧食總產量的十分之一。即使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約2億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糧,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發人深思。
一直以來,奢華浪費的吃飯方式成了不少人講面子、講排場、體現熱情的表達方式。一頓飯吃完,餐桌上杯盤狼藉,滿桌的剩飯剩菜曾是大家司空見慣的中國式“剩宴”。面對當前餐飲嚴重浪費現象,大眾清醒認識到了、也看到了中國式“剩宴”的嚴重后果。饑餓是人類頭號殺手。我國有1億多貧困人口,而我們每年最少倒掉約2億人一年的食物,如果節約下來,那1億多貧困人口豈不就走出貧窮了嗎?如果那1億多貧困人口因受益徹底擺脫貧困,我們的國家豈不又前進了一大步!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光盤行動”不僅僅體現在外出就餐的過程中,也要體現在一日三餐,吃光碗里的飯菜。在飯店點菜時先問多少人,客人點完菜后根據人數決定每個菜的份量,一般應該不會吃剩。盡力做到“吃多少,點多少,吃不完要打包”。另外,飯店的“最低消費”霸王規定應徹底取消,還消費者就餐自主權。
“光盤行動”絕不能是一陣風地趕時髦,而要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形成共識,滲透到每個人的內心,延伸到每張餐桌。餐飲業的飯店、酒樓要適時適地給予節約提醒,像“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取之有度,用之有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等文明就餐宣傳用語也必不可少,珍惜糧食,發動所有民眾齊心協力一起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
推而廣之,國民的鋪張浪費現象不僅僅體現就餐上,就餐只是浪費現象的冰山一角,其他方面各種不必要的奢侈消費一樣讓人觸目驚心。筆者認為,人們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和增強厲行節約的意識,拒絕浪費奢靡之風,一定要把節約當成責任!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