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手機變“手雷”
摘要: 商德柯 最近,有關“手機依賴癥”的話題引發了社會熱議。 有媒體報道了這樣一條新聞:“一家人聚餐,飯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孫子孫女說說話,但面前的孩子們卻個個抱著手機玩,老人受到冷落后
商德柯
最近,有關“手機依賴癥”的話題引發了社會熱議。
有媒體報道了這樣一條新聞:“一家人聚餐,飯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孫子孫女說說話,但面前的孩子們卻個個抱著手機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盤子離席。”經過微博的轉發傳播之后,此事引起了網友的熱烈討論。
事實上,“手機依賴癥”由來已久,尤其是進入移動互聯時代,這種依賴癥的表現越發明顯。不少人都有“手機鈴聲響了”的幻覺,邊走邊玩手機的人是大街上躲不過的風景,公交車、車站、會場、辦公室……只要你能想到的地方,幾乎都有人在玩手機。倘若在一個地方手機沒信號或上不了網,一些人會異常焦躁。
手機不斷強大的功能,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合理使用手機,可以為生活帶來更多便利,豐富的資訊幫助人們思考,各種社交應用增進人們之間的感情。但凡事都講求個度,當玩手機成習慣、成癮,對手機過度依賴,會讓手機變“手雷”,長時間盯著手機對身心健康有害。更重要的是,沉醉于手機的虛擬空間扭曲了社會倫理,致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得冷漠、隔閡。
對手機的依賴使人們忽略了與自己的親人、朋友、同事的交流,都在玩手機,手機里的喧嘩與手機外的沉默反差強烈。有人開玩笑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莫過于我們坐在一起,你卻在玩手機。”
老人摔盤離席的現實案例警示我們,手機雖是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若不加節制,找回人們對自身的控制力,必然會給生活帶來麻煩,致使人際關系退化,甚至引發社會倫理危機。要科學、合理地使用手機,克服“手機依賴癥”,當務之急是多一點時間放下手機,從人機交流走向人人交流。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