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月餅”養了誰?
摘要: 魏宇航中秋臨近,市場上各式各樣的月餅也開始熱銷起來。隨著人們飲食理念的提升,月餅的種類和口味也在不斷多樣化。今年,市面上除了傳統的蓮蓉、雙黃、五仁等月餅品種外,以養生系列的月餅也開始出現,并受到
魏宇航
中秋臨近,市場上各式各樣的月餅也開始熱銷起來。隨著人們飲食理念的提升,月餅的種類和口味也在不斷多樣化。今年,市面上除了傳統的蓮蓉、雙黃、五仁等月餅品種外,以養生系列的月餅也開始出現,并受到很多消費者青睞。(《佛山日報》9月19日)
春節、端午和中秋,是中國傳統的三大節日。吃月餅自然就變得如此重要起來。每每這時,商家為了市場競爭各出奇招,從某種程度上說,這對消費者是一件好事??晒P者發現今年與往年不同的是,月餅商玩起了養生招。螺旋藻月餅、西洋參月餅,接著無糖月餅打健康牌價格翻倍。雖然價格不菲,確實很吸引眼球。只是,這些月餅真的能如宣傳中的那般“神奇”嗎?
一些販賣“養生月餅”的商家宣稱月餅里添加了所謂的名貴中藥,比如天麻、人參、蟲草、枸杞、桂圓等。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規定,以上提及的中藥,屬于“可用于保健食品中的中草藥”,月餅作為普通食品而不是保健食品,是不能添加任何藥物成分的。
咱老百姓都知道,是藥三分毒,名貴的中藥也不例外。那么,本來生產食品的商家有資格和能力控制月餅里中藥成分的含量嗎?會不會因含量超標危害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到時候,就怕養生的目的達不到,反而對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傷害。再說,如果這些“養生月餅”真有如此神奇的功效,那么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美食的月餅就不應該被叫作月餅了,而應該稱之為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了。
在筆者看來,這些所謂的“養生月餅”養的不是百姓,而是這些玩概念的月餅商。商家是利用消費者追求養生、追求保健的心理需求而達到牟取暴利的目的。作為消費者,應該提高警惕,不要輕易被人牽著鼻子走。否則,真是養肥了商家,坑了自己。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