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就業心態須調整
摘要: 鄒冬梅據悉,從2009年到2011年,碩士生的就業率已經連續3年低于本科生。這樣的結果似乎匪夷所思,但事實就是這樣殘酷。然而,造成這種尷尬局面的因素多多,但究其原因,不是就業競爭壓力大沒業可就,而是他們就
鄒冬梅
據悉,從2009年到2011年,碩士生的就業率已經連續3年低于本科生。這樣的結果似乎匪夷所思,但事實就是這樣殘酷。然而,造成這種尷尬局面的因素多多,但究其原因,不是就業競爭壓力大沒業可就,而是他們就業心態不正使然。
大家知道,對于國內很多大學生來說,選擇讀研原本為了增加就業籌碼,但現實卻跟他們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就業籌碼增加了,就業反而愈發困難了,到頭來往往難達所想。一邊是因為獲取了高層次的知識培養而渴望更具誘惑力的薪水待遇,一邊是用人單位不愿意為實踐和執行力不匹配的高層次、高學歷研究生買更多的單。
由此可見,很多大學生及研究生不切實際的就業心理是導致他們就業困難的關鍵因素。在沒有完全進入社會之前,許多學生自我認知不準確,往往會產生自負心理,對擇業期望值會有過高的估計,不愿承擔艱苦的工作,不愿到經濟欠發達地區和基層去工作,往往會給用人單位留下“眼高手低、浮躁虛夸”的不良印象;而有的大學生會存在自卑心理,主要表現為對自身的素質和就業競爭能力評價過低,不敢主動向用人單位推銷自己,不敢主動參與就業競爭,陷入不戰自敗的困境之中。還有大學生對外圍環境認知不確切,對環境估計不足會出現坐等心理,坐等就容易失去機會。如果學生思想不切實際,只注重經濟意識和區域觀念,講究金錢第一、環境條件第一,不愿到待遇差、條件差的地方,就會容易出現“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況。存在這一系列心理狀態下的大學生就很難實現理想就業。
解決就業問題的關鍵所在還是要調整好正確就業的心態,及時進行心理調整,轉變就業觀念。首先要有一顆平常心,放下姿態,擺正心態,肯“屈就”,從零做起。在就業過程中,大學生既要適當放松自己,使自己保持平和的心態,又要注意把握機會,不能讓就業的機會與自己擦肩而過。
總之,要實現順利就業,就必須認清就業形勢,正視就業現狀,轉變就業觀念,適時調整就業心態,從而把握就業機會。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