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善待行道樹考驗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發送短信 zmdsjb 到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 □李 楊 “近期,這里的一些香樟樹出現樹葉變黃、干枯的現象,希望能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及時采取補救措施。”近日,記者不斷接到市民反映,市風光路南段市第九初級中學附近道路兩側的一些香樟樹
□李 楊
“近期,這里的一些香樟樹出現樹葉變黃、干枯的現象,希望能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及時采取補救措施。”近日,記者不斷接到市民反映,市風光路南段市第九初級中學附近道路兩側的一些香樟樹出現樹葉變黃、干枯的現象。(6月8日《天中晚報》)
“每天,我都看見他們,他們是已經生了根的——在一片不適于生根的土地上。”作家張曉風筆下的行道樹,是憂愁而快樂的,他們在春天長出綠葉,在夏日獻出濃蔭。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有關行道樹出現樹葉變黃、干枯現象的報道卻經常見諸報端。
140棵香樟樹不算便宜,樹葉變黃、干枯,相關部門為何沒有進行及時救治?這讓人不得不思考,相關部門在種了行道樹之后進行質量監管了嗎?城市綠化不是過家家,這一死一種之間花的可是納稅人的真金白銀啊。
或許有人會說,公眾是城市的主人,花公眾的錢搞綠化理所當然。但是,公眾理應對包括園林綠化在內的城市管理擁有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在這里,筆者建議,要不要更換行道樹,更換什么樣的行道樹,相關部門應該通過聽證會、向社會公示等形式,問計于民,問需于民。斬斷種樹背后的利益鏈條,或許有利于行道樹成活。
如何善待行道樹,讓它們告別憂愁而擁有快樂,考驗著城市管理者的智慧。這不僅關系到人與自然的和諧,而且關系到政府與公眾的和睦。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