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布袋里買貓”說起
摘要: 胡殿文有條歇后語說,布袋里買貓,心里沒底。其實,這世界變化快而讓人感到很無奈?,F在人們從擔心里子出問題發展到擔心面子出問題了。河北一些企業,用生石灰處理皮革廢料,熬制成工業明膠,賣給紹興新昌一些
胡殿文
有條歇后語說,布袋里買貓,心里沒底。其實,這世界變化快而讓人感到很無奈?,F在人們從擔心里子出問題發展到擔心面子出問題了。河北一些企業,用生石灰處理皮革廢料,熬制成工業明膠,賣給紹興新昌一些企業制成藥用膠囊,最終流入藥品企業,進入患者腹中。由于皮革在工業加工時,要使用含鉻的鞣制劑,因此這樣制成的膠囊,往往重金屬鉻超標。經檢測,修正藥業等9家藥廠13個批次藥品,所用膠囊重金屬鉻含量超標。值得注意的是,“毒膠囊”事件曝光后,涉嫌“涉毒”的9家藥企中,既有企業為自己辯護,也有企業保持沉默,但至今仍無一企業為事件向消費者公開道歉。如此卑劣,如此冷漠,確實令人驚駭。
布袋里買貓——因不知底細而心中惶恐?,F如今,即便是貓沒有問題,但保不準布袋出了問題。布袋里裝的的藥可能沒有問題,布袋卻有大問題。人們買藥使用來治病的,結果事與愿違,吃那些帶膠囊的藥不僅不治病,還有可能患上癌癥。人吃五谷雜糧,害病是難免的,有病就要吃藥,吃假藥可怕,而吃了鉻超標的膠囊,即便是將病治好,有可能患上更可怕的疾病。這是一個兩難選擇,有病不吃藥,病情會加重甚至越拖越重,以至于導致死亡。有病時吃了鉻超標的膠囊,久而久之,會患上不治之癥,這種感覺是何等糾結。吃藥是死,不吃也是死,同樣是死,何處規避風險?國人遇事,習慣于考慮的是明知不是伴,事急且相隨的從眾心理。明哲保身,自保是無奈之舉,平常百姓反正也弄不懂那些帶膠囊的藥鉻超標,那些不超標,最低防御線是不吃帶膠囊的藥,或者不約而同地選擇膠囊藥打開吃。而專家說了,不少藥還真必須帶膠囊。因為擔心膠囊鉻超標,一些讀者問是否可以將膠囊丟棄,單服里面的藥面?
專家說,有的膠囊具有腸溶性質,可以使藥物免遭胃酸的破壞,保證藥物在腸道順利吸收而發揮治療作用,如果把膠囊打開服用,會導致藥物被胃酸破壞而失效。有的膠囊是為了掩蓋藥物的特殊氣味或苦味,增加患者服藥的舒適度。因此,如果沒有特殊的注明,膠囊一定不能打開服用。據報載,家住杭州市松木場的黃老太有點感冒,吃的藥有抗生素也有感冒藥,都是膠囊裝的。4月16日早上,她照常服藥的時候,突然想起這兩天鬧得沸沸揚揚的“問題膠囊”,不知道自己服的膠囊有沒有問題?于是,她把膠囊一顆顆擰開,捏著鼻子直接往下吞藥粉,結果藥粉灼傷了食道。不幸的是膠囊藥不能打開吃!怎么辦?搞不懂了!
“毒膠囊”橫空出世,這一次讓人們長了見識——為了賺錢不惜危及他人生命??磥?,學習理論還是有用的。馬克思說:資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會鋌而走險,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著被絞死的危險。 現在所謂暴利,就不是百分之三百的事情了,更高的利潤刺激更險惡的事情發生。人們憤怒,人們無奈。膠囊里裝的藥是治病的,膠囊卻是可以致病的,如此丑陋,情何以堪?有人說,這不是負負得正,也不能算是零和游戲,而是一種倫理底線的放逐與沉淪,“道德的血液”在這里,已經漸次干涸,露出了蒼白的底色。
對于“毒膠囊”,借助媒體曝光,讓它暴露于陽光之下外,有關監管部門應抓住不放,一查到底,不遺余力,將其鏟除殆盡。而對于諸如工業明膠之類,還可以追溯與擴大監測范圍,看是否還有其他危害途徑與方式。生活在一個免于“食品和藥品恐懼”的環境,是公眾應享有的權利與尊嚴,而做到這一點,首先應從尊重國人的生存權做起。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