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該被遺忘的“角落”
摘要: □張麗麗 市區街道旁的廢品收購站在轉運廢品的同時,也成為城市的垃圾源。有些廢品收購站燃燒廢物產生的廢氣、廢渣,嚴重污染了城市環境。為此,不少市民表示,希望這些廢品收購站及早搬家。(2月17日《天中晚
□張麗麗
市區街道旁的廢品收購站在轉運廢品的同時,也成為城市的垃圾源。有些廢品收購站燃燒廢物產生的廢氣、廢渣,嚴重污染了城市環境。為此,不少市民表示,希望這些廢品收購站及早搬家。(2月17日《天中晚報》)
廢品收購站是廢品轉運地。然而,它對城市環境卻造成了二次污染,成為新的垃圾源。
近些年來,各地媒體都曾對廢品收購站遷移到郊區進行報道。而當郊區的“廢品收購村”形成時,當地的居民卻苦不堪言。市驛城大道與雪松大道交叉口的廢品收購站集聚地,就是典型的“廢品收購村”。
眾所周知,廢品區別于垃圾,因其仍有價值而被人們存放、出售。為了方便,很多廢品收購者便把廢品收購站設在市區內。由于成本小,收購站的條件異常簡陋,回收的廢品多是露天存放。這些廢品收購站在沒有嚴重影響到居民的生活時,很難引起市民及相關部門的注意。
然而,隨著城市不斷發展,城市居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逐漸提高,政府部門開始尋求解決廢品收購站存在的問題。鄭州市曾出臺《鄭州市再生資源回收管理辦法》,規定“廢品收購站不得在城市建成區設置,回收的廢品不能露天存放,必須日產日清……”
回頭來看,面對我市廢品收購站存在的問題,那些平時被遺忘、賣廢品時才被想起的廢品收購站,是否應該走進人們的視線,被相關部門重視,并且進行管理呢?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