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傳統民間文化發揚光大
摘要: □ 溫培雅扭秧歌、劃旱船、打鐵花、擔經舞……我市各縣區春節期間的民間文化活動豐富多彩,讓天中人民享受到了民間藝術的“大餐”。文化是一個國家的根、一個民族的魂,民間文化是一個
□ 溫培雅
扭秧歌、劃旱船、打鐵花、擔經舞……我市各縣區春節期間的民間文化活動豐富多彩,讓天中人民享受到了民間藝術的“大餐”。文化是一個國家的根、一個民族的魂,民間文化是一個民族精神情感的載體和民族特征的體現。保護這些民間傳統藝術,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然而,現實卻是民間文化正面臨嚴重的“水土流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曾在多種場合大聲疾呼:“每一分鐘都有一批民間文化消亡!”這的確是個不容忽視的信號。21世紀不僅是經濟全球化時代,也是文化全球化的時代。如果不強化本民族自己的文化遺產,可能就會改變一個民族的文化屬性,甚至導致這個民族的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迷失。過去的時代,我國較少受到西方文化影響,保留了諸多原汁原味的民間民俗文化,這些具有濃厚鄉土氣息和民族特色的文化遺產,在我國文化寶庫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必須繼承和發揚光大。
首先,民間文化的發揚光大要充分調動民間藝人、文化能人的能動性性,發揮他們在活躍農村文化生活,傳承發展民間民俗文化方面的積極作用,鞏固民間文化建設的群眾基礎。其次,民間藝術的發展需要各部門的關心和支持,民間藝術傳授范圍的擴大和傳授方法的改進需要民間藝術家和各方面的專家來共同研究和努力。相關部門的重視、社會的關注、藝術手法的銳意進取和革新,以及群眾的積極參與,才能使寶貴的民間藝術擁有富饒的生長土壤和廣闊的發展空間,拂去歲月塵埃,展現自身異彩。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