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欠薪問題要建立長效機制
摘要: 周繁真前不久,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發改委、公安部等9部委聯合召開會議,要求各地確保元旦、春節前農民工工資基本無拖欠。會議要求,對于10人以上的集體勞動報酬爭議,當天立案并在7日內結案;對于人均
周繁真
前不久,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發改委、公安部等9部委聯合召開會議,要求各地確保元旦、春節前農民工工資基本無拖欠。會議要求,對于10人以上的集體勞動報酬爭議,當天立案并在7日內結案;對于人均涉案金額1000元以上的案件,由仲裁委員會主任掛牌督辦。
農民工工資都是辛苦掙來的血汗錢,是他們維持生計的主要來源。一次欠薪,意味著一個家庭的生活可能因此陷入困境。年末歲尾,辛苦一年的農民工更是指望能拿到工資回家團聚,過一個祥和、愉快的新年。中央9部委聯合部署、聯合執法,顯示了治理欠薪的決心,既是對民生的保護,也是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公平正義的必然要求。
表面上看,欠薪問題屬于勞資糾紛,但問題的解決,往往不是勒令企業老板立馬給錢那么簡單。以欠薪問題最為嚴重的建筑行業為例,不簽勞動合同的用工方式使農民工陷入維權陷阱;層層轉包的承包模式,使農民工處于利益鏈的最末端;墊資施工的運作模式,使農民工工資成了“連環債”中最脆弱的一環;項目結束才拿錢的結算方式,使農民工從一開始就進入“被拖欠”狀態。可見,治理欠薪問題,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應深挖現象背后的深層次問題,從源頭上進行治理,依法維護農民工權益,以制度代替突擊,以“護薪”取代“討薪”,方為治本之策。
徹底解決農民工工資被拖欠問題,要從完善制度設計、明確管理主體、規范工程建設管理和用工行為等方面進行努力,應當加強常態化監管的制度建設,扎緊籬笆,把治理欠薪的關口前移。要建立工資按月支付制度,避免“突擊討薪”和“集中清欠”的尷尬;要建立“欠薪保證金”制度,一旦農民工工資被拖欠,可用“欠薪保證金”墊付。就算老板跑路,農民工也不至于顆粒無收;要加大對惡意欠薪的懲罰力度,使拖欠行為承擔巨大的風險。如此,才能有效遏制拖欠農民工工資行為的發生。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