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火西園街 酵香二十年
摘要:一張張燒餅,壘起了家,養育了兒女,也讓他們見證了城市的變遷。如今,52歲的張秀麗已晉升為奶奶,5歲的小孫女常在鋪子里嬉戲,有顧客來時,竟能像模像樣地幫忙收錢、遞餅,那稚嫩可愛的模樣,常引得街坊們連聲夸贊。談及未來,張秀麗的想法樸實而深遠:“俺不想讓孩子再吃我們這輩人的苦。
記者 康國富
日前,市民王麗娜尋了半晌,突然聞到一股熟悉的面香裹著熱氣撲面而來,她長舒一口氣說:“可算找著了!”
接過剛出爐的燒餅,燙得在兩手間倒換,她迫不及待地咬下一口。酥脆的餅皮應聲碎裂,內里柔軟甘甜,焦香的芝麻和麥香瞬間充盈口腔。“20年了,還是這個味……”她瞇起眼,喃喃道。爐灶后的張秀麗聞言,用圍裙擦擦手,臉上綻開樸實的笑容。這餅香,已在她指間繚繞了整整20年。

忙碌中的張秀麗。
那年頭,1元3個的燒餅,是安身立命的開始。時光倒回20年前。張秀麗和丈夫余綠正從平輿縣玉皇廟鄉來到駐馬店市區,城市的光怪陸離讓這對夫婦有些茫然。“初來乍到,不知道能做啥。幸虧,俺當家的會這門手藝。”于是,在美容一條街(現風光路二巷),他們支起一個簡陋的燒餅攤。
“那時候,燒餅便宜,1塊錢能買3個。”張秀麗回憶道。凌晨三四時,當城市還在沉睡,他們就得起床發面、生火。小小的燒餅,不僅是糊口的生意,更是他們在這座城市扎根的希望。
輾轉間,攤位在變,不變的是一口老酵子的魂。城市的脈絡年年更迭,燒餅鋪也如浮萍般輾轉。從美容一條街到張西市場,再到天龍市場,最終落腳于如今的西園街。變的是地點,不變的是那份固執的堅持。
張秀麗堅持用傳統的“酵子”發面,拒絕速效的工業酵母。“傳統‘酵子’發的面,有麥子本身的甜味,雖然慢,但好吃。”這老法子,是燒餅風味的靈魂。如今,她和丈夫各自守著一個鋪子,他駐守解放大道,沿用古法的木炭烤爐,她則在西園街,為環保改用燃氣。她總笑著說:“論口感,還是他那木炭烤得更香、更地道。”話語里,有份對傳統手藝的敬重,也有一絲不易察覺的夫妻間的掛念。
這滋味,是撐起一個家的擔當,也是甘之如飴的傳承。20載光陰,在這揉捏、搟制、烘烤的重復中流逝。一張張燒餅,壘起了家,養育了兒女,也讓他們見證了城市的變遷。如今,52歲的張秀麗已晉升為奶奶,5歲的小孫女常在鋪子里嬉戲,有顧客來時,竟能像模像樣地幫忙收錢、遞餅,那稚嫩可愛的模樣,常引得街坊們連聲夸贊。
談及未來,張秀麗的想法樸實而深遠:“俺不想讓孩子再吃我們這輩人的苦。我常對孩子說,要教育好下一代,好好讀書,學好本事。”她希望孫輩有更廣闊的天地。
爐火正旺,餅香如故。這彌漫在西園街的滋味,早已超越食物本身。它是創業者白手起家的辛勞,是守業者20年的專注,更是一位普通中國女性,用最樸素的方式,為生活寫下的滾燙注腳。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