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觀百歲|書香雜糧伴酒香 媒體深情送安康
摘要:當百歲老人于紙頁間重逢自己的笑貌音容,當至親后代在字里行間重讀逝去長輩的生命印記——凝望與淚光,便成為跨越時空的無聲詩行。在這里,一百歲不再只是歲月的刻度,更是一部以親情寫就的世紀史詩。它讓生命可觸、可感、可傳承,也讓愛與希望,如涓涓細流,生生不息,永續流傳。——題記
栗晨曦 視頻
《你也能活一百歲》出版之后,作者開啟了一場溫暖的贈書之旅。當百歲老人于紙頁間重逢自己的笑貌音容,當至親后代在字里行間重讀逝去長輩的生命印記——凝望與淚光,便成為跨越時空的無聲詩行。在這里,一百歲不再只是歲月的刻度,更是一部以親情寫就的世紀史詩。它讓生命可觸、可感、可傳承,也讓愛與希望,如涓涓細流,生生不息,永續流傳。 ——題記
□許靜

金秋送爽,菊黃桂香,又到一年重陽時。天中大地洋溢著尊老敬老的濃濃情意。10月26日,駐馬店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李東,黨委委員、副總編輯王振江一行,專程前往探望現居住于駐馬店市區的西平縣楊莊鄉108歲老人薛鳳芹。
晨光熹微中,駐馬店日報社工作人員特意走進一家花店,精心挑選了一束鮮花。當花店主人聽聞鮮花是為探望百歲老人準備的,執意不肯收取費用。“這可不行,您的心意我們領了,但花錢買花是我們的心意。”在報社工作人員再三堅持下,店主才勉強收下成本費,并鄭重承諾:“以后只要是看望百歲老人,我們花店將積極參與!”
這溫馨的插曲,為這個重陽節平添了幾分暖意。
一句民謠牽出的長壽之鄉
“常吃西平麥,能活到一百;常喝西平酒,能活一百一十九。”
前往老人家中的路上,大家不由得想起了這句在西平廣為流傳的民謠。這是詩人何東留下的佳句,如今已成為西平這個長壽之鄉的生動注腳。
車行至西園小學附近,老人的孫女趙紅早已在此等候。見到我們,她快步迎上前來,臉上洋溢著溫暖的笑容。相互介紹后,大家沿著整潔的校道走向趙紅的家。
同行的同事弓華靜和栗晨曦好奇地問起老人的長壽秘訣。趙紅笑著說:“奶奶愛吃五谷雜糧,特別愛吃面條,平時還喜歡喝點小酒。”她如數家珍地告訴我們,西平的特色美食,薛鳳芹老人幾乎都會做,粉漿面條、豆腐腦等都是她的拿手好戲。
李東社長手捧鮮花,帶領報社一行人走進薛鳳芹老人的家。見到客人來訪,老人立刻熱情地打招呼,聲音洪亮而有力。
李東社長將鮮花送到老人手中,俯身在她耳邊親切地問候:“奶奶,該過重陽節了,我們來看您了,祝您幸福安康!”

弓華靜 攝
“謝謝你們啊,大老遠來看我。”老人緊緊握住李東社長的手,臉上綻放出孩童般的笑容。
當被問及長壽秘訣時,薛鳳芹老人幽默地說:“我當然長壽了,孫輩們不給我臉子看,天天心情好!”這句樸實無華的話語,引得滿堂歡笑。
是啊,家和萬事興,孝道傳家長壽來。這不正是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幸福密碼嗎?

弓華靜 攝
李東社長將駐馬店日報社記者所著、寫有老人的新書《你也能活一百歲》翻到有老人和記者合影照片的那一頁,請她辨認。李東社長笑吟吟地對老人說:“奶奶,照片上的人,您抬頭看看這屋里都有誰,認識嗎?”
我急忙跑到老人面前問:“奶奶,還認識我不?”
老人凝視片刻,忽然眼睛一亮:“我想起來了,你去年來過!”說罷,她一把抓住我的手,那力道完全不像是百歲老人。
私塾才女驚艷眾人
薛鳳芹老人氣色紅潤,精神矍鑠,只是聽力欠佳,需要孫女趙紅在旁邊當“翻譯”。老人的孫女婿告訴我們,奶奶勤勞善良,不僅會做飯,還會做衣服。更令人驚嘆的是,她幼年讀過私塾,至今還能熟練背誦《三字經》《詩經》《孟子》等經典片段。
聽聞百歲老人竟有如此深厚的國學功底,大家頓時興致盎然。趙紅在奶奶耳邊輕聲說:“他們聽說您會背《三字經》和《詩經》,您就展示展示好不好?”
令人震撼的一幕出現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薛鳳芹老人端坐在沙發上,一字一句地背誦起《三字經》,聲音鏗鏘有力,字正腔圓。
背完一段《三字經》,老人稍作停頓,又開始了《詩經》的開篇之作:“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整個房間鴉雀無聲,所有人都被這位百歲老人的記憶力和文化修養深深折服。誰能想到,這位跨世紀老人竟能將中華經典背誦得滾瓜爛熟!
老人的孫女婿自豪地介紹,西平縣楊莊鄉是儀封文化的發源地,文化底蘊深厚。薛鳳芹老人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中耳濡目染,自然多了一份書卷氣。
八分飽飲酒話養生

弓華靜 攝
李東社長與薛鳳芹老人親切地聊起了家常。老人也毫無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長壽經驗:“吃飯只吃八分飽,對身體有好處。經常喝點兒酒,活血化瘀。”
簡簡單單的兩句話,卻道出了養生的真諦——節制與調和。
中華養生之道,向來注重中庸平衡。老人無意中道出的“八分飽”理念,恰恰暗合了現代科學對健康飲食的研究成果。適量飲酒促進血液循環,也是經過時間檢驗的生活智慧。
文化傳承與長壽密碼
辭別薛鳳芹老人后,回程路上,大家依然沉浸在剛才的感動與震撼中。
一位108歲的老人,不僅身體健康,精神矍鑠,還保留著深厚的傳統文化功底,這不能不說是奇跡。然而,細細思量,這奇跡背后,有著深刻的文化和地域淵源。
西平,這個地處中原的縣城,素有“長壽之鄉”的美譽。據不完全統計,西平縣現有百歲老人160多位,是中國百歲老人比例較高的地區之一。
西平的長壽現象,與其獨特的自然環境密不可分。這里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是優質小麥的主產區。西平小麥蛋白質含量高,面筋強度大,被譽為“中原第一麥”。民謠中“常吃西平麥,能活到一百”并非虛言。
同時,西平有著悠久的釀酒歷史。西平縣的西平酒以優質小麥、高粱為原料,采用傳統工藝釀造,醇香綿甜,適量飲用確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絡的功效。
然而,薛鳳芹老人的例子告訴我們,西平人的長壽,不僅僅得益于優越的自然條件,更源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淳樸的民風。
儀封文化作為中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仁愛孝悌、修身養性”,這種文化基因深深植根于西平人的血脈中。薛鳳芹老人幼年讀私塾,學習經典,不僅增長了知識,更涵養了心性。她提及的“孫子們不給我臉子看”,恰恰反映了西平孝道文化的代代相傳。
而她的拿手美食——粉漿面條、豆腐腦等,都是西平傳統飲食文化的代表,天然健康,營養均衡。她總結的“吃飯只半飽”“平時喝點小酒”,更是凝結了民間智慧的生活哲學。
媒體人的責任與擔當
這次探訪,對每一位參與的媒體人而言,都是一次心靈的洗禮。
與百歲老人的面對面交流,讓我們一直思考媒體的責任——記錄時代,傳承文化,傳播真情。
薛鳳芹老人的人生,跨越時代,見證了中國從積貧積弱到繁榮富強的偉大歷程。她的記憶,是一部活歷史;她的經驗,是一座富礦;她的存在,是一種文化象征。
在薛鳳芹老人明亮整潔的家中,傳統與現代完成了一次完美的對話——百歲老人背誦的千年經典,在這個新時代令人欽佩和感動。
重陽情濃,薪火相傳
重陽節,既承載著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也寄托著對長壽安康的美好祝愿。
探望薛鳳芹老人,我們帶去的是一份社會的關懷與溫暖,帶回的卻是無盡的人生啟迪與文化思考。老人那雙布滿皺紋卻溫暖有力的手,那洪亮清晰的誦讀聲,那飽經滄桑卻依然清澈的眼神,都將深深烙印在我們的記憶中。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是孟子的教誨,也是薛鳳芹老人自幼熟讀的經典。今天,我們既踐行著這一古訓,也在與老人的交流中,感受到了經典的永恒魅力。

弓華靜 攝
中午時分,我們告別了薛鳳芹老人一家?;赝先撕蛯O女還站在門口向我們頻頻揮手,我們默默祝愿:愿老人福壽綿長,愿中華文化薪火相傳,愿尊老敬老的美德代代傳承。
百歲老人薛鳳芹的長壽經,不僅僅是她個人的養生心得,更是一個民族的文化記憶,一個時代的生動注腳。李東社長對我們殷殷囑托:作為媒體人,我們有責任記錄這些百歲老人的故事,挖掘他們身上的文化密碼,傳承他們代表的精神價值。與此同時,我們也要與時俱進,運用新媒體手段,讓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傳播得更遠,影響更多人。
我們也深知,每一次真誠的探訪,都是對尊老敬老傳統的踐行;每一次用心的記錄,都是對中華文化的傳承;每一次真實的傳播,都是對這個偉大時代的致敬。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