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高”向“新”加速度|平煤神馬:數字引擎驅動儲能革命
駐馬店網訊(記者 梁博涵 郭磊 通訊員 韓旭 李怡漫)“非洲工廠定制的集中式儲能一體機、馬來西亞客戶定制的個性化家用儲能系統,一批批訂單正在及時交付……”近日,記者走進河南平煤神馬儲能有限公司智能控制中心,巨大的電子屏上跳動著實時數據。這些數字場景背后,是企業全面打造的智能化生產車間對接市場數字化的傳輸場景。河南平煤神馬儲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孝虎說:“企業始終以創新驅動為核心引擎,在數字化賦能、綠色制造領域持續深耕,并著力打造人才引擎。這座年產能達 10GWh 的儲能基地,正是傳統能源向新質生產力轉型的鮮活見證,生動詮釋著產業變革的實踐路徑。”

創新驅動,從煤基轉型到儲能先鋒
作為中國平煤神馬集團“東引、西進、出海”戰略的核心載體,河南平煤神馬儲能有限公司用三年時間完成了從煤化工企業到儲能行業“專、精、特、新”的華麗轉身。
在中國平煤神馬駐馬店儲能產業園的二期項目車間內,現代化的2GWh儲能模組裝配生產線高效運轉,機械臂精準抓取、智能設備有序組裝,呈現一派繁忙而有序的生產景象。
這座以儲能系統集成裝備制造為主的新型產業基地,為中原地區單體規模最大的儲能系統集成裝備制造企業。依托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全產業鏈資源,產業園創新構建“電池材料——電芯制造——電池PACK—系統集成”全鏈條閉環,不僅填補了河南省在大型儲能電池領域的空白,其產品更成功應用于華能集團、國電集團等大型儲能電站項目,彰顯出強勁的市場競爭力。
綠色躍遷,創新生態的鏈式反應
在“雙碳”目標引領的能源革命浪潮中,河南平煤神馬儲能有限公司作為中國平煤神馬集團旗下核心企業,率先開啟從傳統能源供應商向新型儲能行業的戰略躍遷。2023年公司投資5億元建設的儲能產業園正式投運,標志著這家有著多年歷史的老牌化工企業完成新能源行業跨越。
2023年10月投產之初,這家脫胎于藍天化工的儲能企業便面臨雙重挑戰:既要突破一線品牌對儲能市場的壟斷,又要化解社會對“煤企搞新能源”的質疑。公司依托集團豐富的產業鏈資源和多年項目經驗,以技術破局,實現了平煤神馬的綠色躍遷。
其中,該公司首創的1P104S儲能單元設計使電池模組循環壽命突破10000次,較行業平均水平提升15%。在pack生產線,AGV無人搬運車與機械臂協同作業的場景顛覆了傳統勞動密集型生產模式,單線人力成本降低27%,產能卻提升至每日40MWh。
目前,該公司擁有總面積1.5萬余平方米廠房,裝備兩條全自動化模組PACK生產線,年產能達到10GWh,三期項目計劃2025年9月投運,屆時園區產能規模將達到15GWh,每年可實現工業產值30億元。
數字場景,攀高向新驅動儲能革命
“數字化賦能是企業生存的基礎;由系統依賴向模式創新轉變才是企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有力保障。”楊孝虎說,轉型不是選擇題,而是生存題。隨著該企業與高校能源互聯網研究院的戰略合作深化,企業正從傳統儲能設備制造商向智能數字化能源企業轉型。
其中,公司通過高度智能化的生產體系實現高效運營,其核心制造流程深度融合自動化技術與精密工藝控制。在電芯段,六軸機械手臂以五電芯為單元進行自動上料,通過等離子體雙面清潔技術顯著提升膠水附著力,結合視覺系統對電芯極性進行精準識別與調整。
公司的模塊化集成架構形成清晰產能脈絡:最新產品13個電芯串聯為1個模組,8個模組構成1個PACK單元,4個PACK單元集成1簇能量塊,最終12簇能量塊組裝成標準集裝箱式儲能系統。該架構配合自主研發的BMS/EMS協同控制系統,使每個電芯的實時狀態均可在云端監控平臺追溯,為工商業用戶提供安全系數達IP68防護等級的一體化儲能解決方案。當前兩條全自動產線年產能達10GWh,待2025年三期產線投產后,產能將突破15GWh,為國內和東南亞、歐洲等海外市場定制化需求提供強力支撐。
最新數據顯示,該公司數字化改造帶動綜合能效提升17%,2025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142%。
正如駐馬店高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所言:“這家企業的實踐證明,傳統能源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完全可以走出一條‘老樹發新芽’的跨越式發展路徑。”
責任編輯:魏甜甜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