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明出行成為全民共識
摘要:適時開展“文明交通”實踐活動,不僅是對交通規則的普及,更是一場全民參與的現代文明實踐,它呼喚每一位交通參與者的責任擔當,共同構筑安全、有序、文明的交通環境。
□ 李曉星
外賣騎手與時間賽跑不看紅綠燈,小學生過馬路看不懂交通指示,農用機動三輪車橫沖直撞,這些交通安全隱患,不僅成為安全出行文明出行的絆腳石,一旦發生交通事故,也是每個家庭永遠的傷痛。
適時開展“文明交通”實踐活動,不僅是對交通規則的普及,更是一場全民參與的現代文明實踐,它呼喚每一位交通參與者的責任擔當,共同構筑安全、有序、文明的交通環境。
文明交通建設需要重點群體的示范引領。公交司機、出租車駕駛員和外賣騎手作為“車輪上的群體”,其行為具有極強的示范效應。特別是外賣行業,因其工作特性容易產生交通違法行為,更需要平臺企業與交管部門形成合力,將速度與安全統一起來。
校園交通安全教育具有基礎性和長遠性意義。兒童時期形成的交通安全意識將伴隨人的一生,讓“知危險會避險”成為必修課,就能在孩子們心中播下文明交通的種子。校園交通安全教育如同鋪設文明交通的路基,雖然見效慢,但影響深遠持久。
農村地區的文明交通建設需要因地制宜的創新。與城市不同,農村交通具有農用車多、道路條件復雜、安全意識薄弱等特點。不同的群體有不同的行為習慣,比如,用“農村大喇叭”等農民熟悉的媒介傳播安全理念,能讓宣傳更快捷更有效。不斷創新宣傳方式適應宣傳對象,農村文明交通建設不能簡單照搬城市模式,而要充分尊重農村實際,用農民聽得懂、記得住、做得到的方式進行引導。
文明交通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多元共治。從“全國交通安全日”的集中宣傳到日常的持續教育,從重點群體的示范引領到全民參與的自覺踐行,文明交通的種子正在中原大地生根發芽。
展望未來,隨著自動駕駛、智慧交通等新技術的發展,文明交通的內涵將不斷豐富,但“以人為本、安全至上”的核心價值不會改變。讓我們繼續攜手同行,從每一次禮讓、每一分耐心、每一點文明做起,共同描繪“車讓人、人守規”的和諧交通畫卷,讓文明出行成為新時代的亮麗風景線。(轉自2025年8月4日《河南日報》)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