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盯“麻繩最細處” ——堅決打好打贏防汛救災這場硬仗③
摘要:事故專找薄弱點,要將隱患排查整改貫穿整個汛期,尤其要針對暴雨可能導致的山洪地質災害、城市內澇等風險點進行再排查、再梳理,及時消除,對薄弱環節在哪里,哪里可能發洪水、發多大洪水,往哪里疏散避險等關鍵信息更要隨時掌握、實時跟進,做到心中有數、行動有力。
□于晴
麻繩專挑細處斷,樸素的民間諺語道出了汛期出現災害險情的一大成因——事故不會憑空發生,它總是精準地找到那個最脆弱的“細處”,最終釀成大禍。
“細處”在哪里?它可能藏在大壩上不易察覺的縫隙管涌中,它可能是隱患排查時的走馬觀花,也可能是責任落實時的層層衰減。防汛是一項系統工程,任何微小的疏漏都可能將風險放大,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旦第一塊倒了,后續的連鎖反應常常超出預料。
“最細處”往往不在大江大河,而在小溝小渠。防溺水、防內澇、管網疏浚、農田排水……防汛不能抓大放小,在確保大工程、大水庫發揮作用的同時,更要抓大又管小,消除危險的隱秘角落,不在“麻繩最細處”出現險情、形成災害。
這幾天,鄭州的雨時斷時續,走在路上會發現,很多井蓋上都立起了警示牌,小區車庫也備上了沙袋。把工作做在前,只有平時多流汗、多“找茬”,汛情出現時才能少流淚、不出錯。
事故專找薄弱點,要將隱患排查整改貫穿整個汛期,尤其要針對暴雨可能導致的山洪地質災害、城市內澇等風險點進行再排查、再梳理,及時消除,對薄弱環節在哪里,哪里可能發洪水、發多大洪水,往哪里疏散避險等關鍵信息更要隨時掌握、實時跟進,做到心中有數、行動有力。
麻繩專挑細處斷,不僅是對風險的警示,更提醒我們,防汛救災是場硬仗,也是持久戰。當每個人都以零容忍的態度消除每一處隱患、規避每一處風險,將責任鏈條延伸到每一個環節,把應急響應落實到每一個角落,才能在汛情險情來襲時,守護河湖安瀾與萬家燈火,安全度過每一個汛期。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