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脈華章|一城聚一線 一脈長相承
摘要:2024年7月27日 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 《世界遺產名錄》 這條始建于元代 成型 調整于明清時期 發展 保護于近現代 縱貫北京老城南北的中軸線自肇建迄今 不僅代表了中國傳統都城中軸線 發展至成熟的杰出性 更向世人展現出中華文明強大的...
2024年7月27日
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
《世界遺產名錄》
這條始建于元代
成型 調整于明清時期
發展 保護于近現代
縱貫北京老城南北的中軸線自肇建迄今
不僅代表了中國傳統都城中軸線
發展至成熟的杰出性
更向世人展現出中華文明強大的
生命力和延續性
以鐘鼓樓為北端
這條中軸線一路向南
經過了萬寧橋景山 故宮 端門
天安門 外金水橋 天安門廣場及建筑群
正陽門 中軸線南段道路遺存等
至南端永定門
中軸線兩側 太廟和社稷壇
天壇和先農壇東西對稱布局
近年來
隨著考古發掘 文物騰退保護利用等
工作的開展
這幅歷史畫卷在變得更加真實
更加立體的同時
也更加突出了
中華文明“中”“和”的哲學理念
以及中國傳統都城規劃
對于禮儀 秩序的強調
一城聚一線 一脈長相承
今天的國家博物館 人民大會堂
延續了居中 對稱的原則
既體現出對這一秩序的尊重
更反映了中國傳統規劃原則
建筑審美傾向的當代延續
從夏商周時期的洛陽二里頭遺址
安陽殷墟遺址 隋唐洛陽城遺址
到此后的北宋東京城
“中國理想都城”中軸線布局
從萌芽 發展到形成
奠定了中國古代都城的成熟模式
中軸線
原本是中國人對理想社會秩序的美好追求
北京中軸線的申遺成功也說明
這一中國延續千年的城市規劃理念
得到了世界的認可
是屬于全人類的美好文明
值得被保護 值得被記憶 值得被傳承
要以此次申遺成功為契機
進一步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產的
整體性 系統性保護
切實提高遺產保護能力和水平
守護好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和自然珍寶
——習近平對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產
保護傳承利用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
新華社北京2024年8月6日電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