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栗林藏古意 驛城秘境展風華
摘要:這片板栗林宛如一條綠色長龍,沿著黑龍廟河兩岸延伸,沿途串聯起黑龍廟、小何莊、聶莊、后灣等5個自然村。想象著,當秋風送爽,板栗成熟之時,人們手持長桿,輕輕打落縮成一團的栗包,只聽“啪嗒”一聲,栗包墜地,裂開露出里面肥嫩碩大的果實。
記者 高琳琳
盛夏時節,記者踏入驛城區老河鄉土門村大何莊,這里青山環抱,清風裹挾著草木的芬芳撲面而來,抬眼望去,巍峨挺拔、蒼翠欲滴的古栗樹群如綠色巨擘,樹根虬曲蒼勁地扎入肥沃的土地,樹冠層疊交錯,在天際勾勒出一幅雄渾壯闊的綠色畫卷。
沿著蜿蜒曲折的黑龍廟河漫步,河水如一條碧綠的綢帶,在陽光的映照下泛著點點金光,緩緩流淌訴說著歲月的故事。河兩岸,粗壯的板栗樹高聳入云,深褐色的樹皮上,斑駁陸離的紋路如同一幅幅古老的壁畫,密密麻麻記錄著風雨洗禮的滄桑痕跡。每一道裂痕、每一塊凸起,都似在無聲地講述著過往。這些板栗樹冠遮天蔽日,站在樹下,只覺自己渺小如蟻,仰頭凝望,陽光透過層層疊疊的枝葉,灑下細碎的光斑,如夢似幻。
走進大何莊村的板栗林,震撼之感撲面而來。這里的板栗樹粗壯得超乎想象,許多樹木需5個人手拉手才能勉強圍攏。部分板栗樹歷經歲月磨難,曾遭雷擊,致使樹干中空。神奇的是,這些樹洞寬敞到足以容人在洞內小酌、下棋。盡管一些板栗樹粗壯的枝干成了空殼,可枝頭依舊新芽萌發,枝繁葉茂,果實累累。春日里,淡黃色的栗花綴滿枝頭,微風拂過,清香四溢;金秋時節,沉甸甸的栗包掛滿樹梢,等待著人們采摘,如此頑強的生命力,令人驚嘆不已。
這片板栗林宛如一條綠色長龍,沿著黑龍廟河兩岸延伸,沿途串聯起黑龍廟、小何莊、聶莊、后灣等5個自然村。千余棵板栗樹,占地千余畝,形成了獨特的生態景觀。它們不僅是大自然的饋贈,更是承載著當地歷史文化的“活化石”。
前些年,河南省林業專家聽聞此地有古板栗林,專程前來實地考察。經專家們細致測量、嚴謹研究,最終確認黑龍廟河兩岸的板栗樹達千余棵,其中不乏樹齡數百年的古樹。這些古老神秘的板栗樹,有的枝干如龍蛇盤繞,有的樹冠如巨傘撐開,千姿百態、生機勃勃,每一棵樹都像是一位沉默的智者,見證著時代的變遷,令人目不暇接、浮想聯翩。
身處這片古栗林,遠離城市的喧囂,這里宛如世外桃源。想象著,當秋風送爽,板栗成熟之時,人們手持長桿,輕輕打落縮成一團的栗包,只聽“啪嗒”一聲,栗包墜地,裂開露出里面肥嫩碩大的果實。剝開堅硬的外殼,咬上一口,甜滋滋的滋味在舌尖散開,滿心都是豐收的喜悅。
昔日的繁華與滄桑,雖已化作歷史塵埃,但眼前這片古木奇林,依然煥發著勃勃生機,向世人訴說著過往的故事,吸引著無數游客和探尋者慕名而來,在歲月的遺跡中,感受歷史與自然交融的獨特魅力。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