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賀信為人類文明進步、世界和平發(fā)展匯聚智慧和力量
摘要:中國提出全球發(fā)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這一系列倡議相輔相成,致力于攜手創(chuàng)造共同的未來。玻利維亞駐華大使 西萊斯:我們都是世界的一部分,不同文明之間需要加深彼此了解,相互信任。
7月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全球文明對話部長級會議致賀信,再次深刻闡釋中國的文明觀,展現(xiàn)以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維護世界和平發(fā)展的時代擔當。與會外方嘉賓高度評價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的時代價值和世界貢獻,并表示,在世界面臨多重挑戰(zhàn)的當下,國際社會應攜手行動,加強文明對話,深化互學互鑒,為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不同文明和合共生貢獻智慧和力量。
習近平主席在賀信中指出,多樣文明是世界的本色。歷史昭示我們,文明的繁盛、人類的進步,都離不開文明的交流互鑒。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中國主張引發(fā)外方與會嘉賓高度共鳴。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前總干事 博科娃:習近平主席強調了文明對話對于和平、發(fā)展以及全人類福祉的重要意義。我們身處同一個世界,有著不同的文化、宗教和社會制度。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尊重文明多樣性,促進和諧與團結。它不僅是一個倡議,更是給予世界的一份饋贈。
埃及前總理 沙拉夫:沒有信任、沒有理解、沒有人文交流,就沒有和平。這正是全球文明倡議的意義所在。正如我常說的,全球文明倡議它就像金字塔的基石,是根基。通過這一倡議,我們能夠實現(xiàn)和平、實現(xiàn)發(fā)展、實現(xiàn)繁榮。
巴基斯坦新聞與廣播部長 塔拉爾:習近平主席具有遠見卓識的領導力,他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充滿智慧,極具前瞻性,展現(xiàn)了中方打破文明隔閡、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的堅定信念。我們必須相互了解和學習彼此的文明智慧,開展更多交流,這樣我們生活的世界才能變得更加美好。
當前,國際形勢變亂交織,人類站在新的十字路口。尊重文明多樣性,共促世界和平發(fā)展,是關乎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命題。與會外方嘉賓表示,兩年多來,全球文明倡議的理念主張日益成為全球共識,并不斷轉化為生動探索和實踐,為動蕩世界注入了穩(wěn)定性和確定性。
伊斯蘭世界教科文組織總干事 馬利克:中國是眾所周知的倡導和平、促進發(fā)展、推動文明對話的國家。中國不斷踐行全球文明倡議,并以此為使命激勵不同歷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走到一起,探討共存與和諧,成為促進全球發(fā)展的典范。
美國“鼓嶺之友”召集人 穆言玲:中國正努力把全球文明倡議的愿景變?yōu)楝F(xiàn)實。我非常贊賞習近平主席提出的“5年邀請5萬名美國青少年來華交流學習”的倡議。通過這樣的交流,他們會結下友誼,這或將改變他們的人生。我們需要更多常態(tài)化的普通民眾之間的交流,這是雙方合作的基礎。當下,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這樣的交流。
希臘前外長 卡特魯加洛斯:當前國際關系正面臨單邊主義和霸權主義等挑戰(zhàn),這與合作共贏的理念背道而馳。中國提出全球發(fā)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這一系列倡議相輔相成,致力于攜手創(chuàng)造共同的未來。
習近平主席在賀信中強調,“中國愿同各國一道,秉持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踐行全球文明倡議,推動構建全球文明對話合作網(wǎng)絡”,激勵國際社會凝聚起促進人類文明進步,世界和平發(fā)展的合力,推動構建包容不同文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沙特青年 艾哈邁德:我參加漢語橋比賽的時候,當時的題目是《天下一家》,所以我真的特別希望有一天全球會實現(xiàn)天下一家的美好愿景。只要求同存異,各國在各個領域都可以加強對話和合作。
玻利維亞駐華大使 西萊斯:我們都是世界的一部分,不同文明之間需要加深彼此了解,相互信任。我們應在互學互鑒中加強團結,通過包容對話,共建美好世界。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駐馬店網(wǎng)”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wǎng)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wǎng)”。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wǎng)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wǎng)站、團體從本網(wǎng)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