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社區居民的“解憂密碼”
摘要:全民健身:街頭巷尾亮眼的風景線 清晨的民生社區廣場上,80歲的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社區老年體育協會會長王玉榮身姿矯健,帶領一群中老年人隨著音樂節奏舞動雙拍柔力球。 從多元協商解民憂,到智慧網格強治理;
服務“加碼” 幸福“翻倍”
民生社區居民的“解憂密碼”
記者 張 錕
近日,民生社區組織居民開展文體活動。本報記者 弓華靜 攝
編者按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更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連心橋”。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為基層治理指明了方向。“楓橋經驗”的創新發展,則為新時代基層治理提供了鮮活范本。近年來,我市深入貫徹落實上級決策部署,堅持黨建引領,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深化誠信體系建設,筑牢風險防控屏障,在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建等領域持續發力,推動基層治理從“末梢”變“前哨”,書寫了一個個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動實踐。即日起,本報推出《高效能治理一線觀察》欄目,通過一個個生動鮮活的采訪報道,帶您走進基層、觸摸實踐,感受天中大地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迸發的蓬勃力量,全景式展現我市基層高效能治理的創新成果與奮進圖景。
“美廬園小區居民反映的問題,今天咱們務必解決好!”近日,驛城區橡林街道民生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內,一場氣氛熱烈的專題協商會議正在進行。社區黨支部書記郭芳主持會議,橡林街道工作人員、美廬園小區物業公司代表與業主委員會代表等10余人圍坐圓桌,針對居民急難愁盼問題展開深入研討與交流。
這是民生社區今年以來召開的第8次協商會議。至目前,民生社區通過多元協商機制累計解決群眾關切事項18件,成為居民心中當之無愧的“解憂密碼”。
基層治理現代化進程中,社區作為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既是民生訴求的集散地,又是社會穩定的壓艙石。民生社區緊扣時代脈搏,以黨建引領為核心,通過搭建多元協商平臺、創新“網格化+信息化”管理模式、厚植全民健身文化土壤,探索出一條獨具特色的基層治理新路徑,讓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節節攀升。
多元協商平臺:抓前端 治未病
小物業連接大民生,物業糾紛是否妥善解決直接關系居民生活品質與社會和諧。面對城市化進程中日益復雜的物業矛盾,民生社區堅持“抓前端、治未病”,調解優先、分層遞進、司法兜底,將矛盾化解關口前移,全力構建預防、調解、處置一體化的治理體系。
社區搭建的多元協商平臺,成為破解難題的“金鑰匙”。一方面,聯合橡林街道司法所組建專業調解團隊,法律專業人士化身“矛盾診斷師”,從法律視角剖析糾紛根源,提供專業解決方案。另一方面,充分調動居民自治力量,引導群眾在議事協商中學習法律知識、凝聚共識。通過實踐,逐步形成“小事不出樓棟、大事不出社區、矛盾就地化解”的全鏈條治理閉環。
從老舊設施改造升級到鄰里糾紛調解,從社區環境綜合整治到公共服務品質提升,越來越多的民生難題在法治框架下迎刃而解。多元協商平臺的有效運行,不僅顯著增強了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與歸屬感,還讓社區煥發和諧有序、共建共享的新氣象。
“網格化+信息化”:發力“最小單元”
在基層治理的創新實踐中,民生社區精準錨定“最小單元”發力,以“網格化+信息化”融合模式為引擎,將社區科學劃分為11個網格,每個網格配置“1名網格長+2名網格員”,以精細化服務打通群眾訴求的“最后一米”,托起居民“穩穩的幸福”。
日常巡查中,網格員主動收集居民訴求,無論是矛盾調解、安全排查還是環境整治,均能快速響應、高效處置,2024年以來,通過信息化手段開展安全檢查80余次、整改隱患80處,組織治安巡邏70余次。環境衛生整治方面,網格員通過“線上反饋+線下整改”機制,精準定位衛生死角,2024年以來開展專項整治18次、清理死角46處,并通過宣傳引導居民共建美麗家園。
“網格員經常上門走訪,大事小事都能幫忙解決,住在這里特別安心。”居民王女士的話語道出了眾多群眾的心聲。這一創新模式不僅大幅提升了社區治理效能,還通過“面對面”“心貼心”的服務,讓居民切實感受到基層治理的溫度。
全民健身:街頭巷尾亮眼的風景線
清晨的民生社區廣場上,80歲的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社區老年體育協會會長王玉榮身姿矯健,帶領一群中老年人隨著音樂節奏舞動雙拍柔力球。彩色小球如被施了魔法般,穩穩“吸附”在球拍上,靈動翻飛間盡顯運動之美。
這支由王玉榮牽頭組建的雙拍柔力球隊,自2013年成立以來,從單拍單球起步,逐漸發展為雙拍雙球特色團隊,不僅斬獲多項國家、省市級榮譽,更連續多年獲評省、市、區老年體育健身先進站點,成為社區全民健身的閃亮名片。
在民生社區,體育文化早已融入居民生活肌理。除了明星柔力球隊,廣場舞隊、太極拳隊、葫蘆絲隊、非洲鼓隊等10余支文體團隊競相綻放。這些隊伍定期開展訓練,活躍于社區的廣場、文化驛站,每逢周末或節日,便以精彩的表演為鄰里送上文化盛宴,成為街頭巷尾最亮眼的風景線。“加入太極拳隊后,我不僅告別了老寒腿,還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居民劉女士笑著分享健身帶來的改變。
社區以“體育+文化”為紐帶,將全民健身與傳統節日深度融合。元旦的趣味運動會、春節的民俗體育大聯歡、端午的“粽香健身賽”……寫春聯、猜燈謎、縫香包等民俗活動與跳繩、踢毽子等體育運動巧妙結合,讓居民在感受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暢享運動樂趣。此外,社區還通過健身技能培訓、名醫義診、營養講座等形式,全方位提升居民健康素養。年輕上班族小李感慨道:“以前下班就窩在家里,現在社區活動這么多,每天都過得充實又有意義!”
從多元協商解民憂,到智慧網格強治理;從安全防線護平安,到全民健身聚民心,民生社區以創新實踐激活基層治理“一池春水”。如今的民生社區,既有煙火溫情,又充滿運動活力,為新時代社區建設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民生樣本”。未來,民生社區將繼續深耕治理創新,讓幸福與和諧在基層綻放更加絢麗的光彩。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