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高”向“新”加速度 | 蘊農植保:攀高向新 構建農業服務生態圈
駐馬店網訊(記者 梁博涵 郭磊)在駐馬店市高新區,一家成立僅7年的農化企業正以驚人速度崛起。河南蘊農植保科技有限公司攀高向新,憑借科技創新、數字化賦能、綠色發展多輪驅動,從注冊資本6000萬元的初創公司發展為年營收超5億元、擁有近200名員工的高新技術企業。其發展軌跡,堪稱傳統農化行業向綠色智能制造轉型的鮮活樣本。

創新基因鑄就硬核實力
坐落于駐馬店市高新區的河南蘊農植保科技有限公司,自2018年成立以來便以農藥研發為核心,逐步構建起集技術研發、生產制造、國際貿易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布局。作為天津聯合益農的全資子公司,企業初期主要依托母公司成熟的國際貿易網絡,從事農藥制劑代工生產。
2019年起,公司啟動"研發強企"戰略,先后投入1.2億元建立生物農藥研發中心,組建由博士領銜的研發團隊。通過與河南農業大學、黃淮學院等高校建立產學研合作,在懸浮劑穩定性、水劑滲透性等關鍵技術領域取得突破。2023年,其自主研發的納米緩釋農藥技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使藥效持續時間延長40%,用藥量減少30%,這項技術已應用于公司主力出口產品。
近年來,河南蘊農植保科技有限公司堅持內涵式、科技效益型的發展戰略,通過機制創新、科技創新,不斷提高規模經濟的集約化水平,致力于建設現代化、智能化一流的綜合性集研發、生產為一體的大型加工工廠。
目前,該企業已取得農藥生產許可生產劑型:顆粒劑(GR)、水乳劑(EW)、可濕性粉劑(WP)、水分散粒劑(WG)、懸浮劑(SC)、可溶液劑(SL)、乳油(EC)、水劑(AS)、可溶粉劑(SP)、可溶粒劑(SG),均有獨立隔離的生產車間,全力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
不同于常規農藥生產企業模式,該公司配備有機械設計工程師、軟件開發工程師、PLC工程師、物聯網工程師,現有生產裝置均為自主設計布局,并獨立完成自動化控制設計。

數字賦能激活產能躍升
走進河南蘊農植保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固體車間,AGV搬運機器人穿梭于立體倉庫,MES系統實時監控著18道生產工序,每條生產線僅需3名操作人員。"在過去,年產1萬噸需要200人,現在5萬噸產能反而將用工壓縮到134人。"生產廠長指著頭頂的智能管路介紹,全封閉自動化系統使產品合格率提升至99.97%。
在企業研發中心,工程師們正在調試新一代納米緩釋農藥配方。"傳統農藥利用率不足40%,我們的微膠囊技術能讓藥效持續釋放20天,用量減少30%以上。"該企業技術總監展示的玻璃器皿中,淡藍色顆粒正在模擬土壤環境中緩慢釋放有效成分。這種獲得國家專利的制劑技術,正是企業攻克東南亞、澳大利亞市場的"秘密武器"。目前,在“一帶一路”沿線,蘊農的環保農藥已進入緬甸、柬埔寨等12國市場。

綠色理念重塑產業生態
前期投資2000萬元的環保型作物保護產品項目倉庫正在緊張建設中。這個涵蓋固體制劑、水劑、懸浮劑等多條智能化生產線的新基地,采用DCS中央控制系統和MES生產執行系統,實現能耗降低18%、生產效率提升25%。
2024年8月,公司率先完成3.55萬噸擴建項目的環保設施調試,其創新的"三廢"分級處理工藝,使VOCs排放量較國標降低52%。這種對綠色制造的堅持為企業贏得回報:2024年先后獲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資質,為產品進入歐盟市場掃清技術壁壘。
從代工生產到自主創新,從產品出口到技術輸出,河南蘊農的成長軌跡印證了“中國藥谷”農化企業轉型升級的可行路徑。隨著"一帶一路"農業合作深入推進,河南蘊農植保科技有限公司正攀高向新,構建農業服務生態圈在國際舞臺書寫新的篇章。
責任編輯:魏甜甜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