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新聞眼丨走進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習近平重點關注了什么?
摘要:今年,總書記再赴河南考察先進制造業企業,看經濟發展“硬實力”,傳遞了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的鮮明信息。△洛軸。(總臺央視記者范一鳴拍攝) 從時間坐標來看,總書記歷次河南考察都處于重要節點。(總臺記者姜新剛拍攝) 從空間坐標來看,河南是重大國家戰略的交匯地。
三夏時節,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河南洛陽考察調研。5月19日,總書記先后前往洛陽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白馬寺、龍門石窟,關注先進制造業發展、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等情況,既看經濟發展“硬實力”,也看文化發展“軟實力”。如何理解總書記此次洛陽之行蘊含的深意?《時政新聞眼》為你解讀。
01
看軸承企業: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
洛陽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習近平總書記當天考察的第一站。
洛陽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洛軸)始建于1954年。“一五”時期全國156項重點項目有7項在洛陽布局,洛軸就是其中之一。
△俯瞰洛陽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臺央視記者范凱拍攝)
軸承,被稱為機器運轉的“關節”,是當代機械設備中一種重要零部件。洛軸廠房里,從內徑6毫米的“袖珍款”到外徑15米的“巨無霸”,涵蓋9大類型、3萬余種的軸承產品在這里研發、生產。
△洛軸智能工廠。(總臺央視記者趙化拍攝)
洛軸設有軸承行業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搭建了完善的軸承研發實驗平臺,擁有軌道交通車輛軸承、重大裝備專用軸承等核心技術,產品廣泛應用于風力發電、軌道交通、汽車摩托車、礦山冶金、工程機械等領域。
歷經70多年的建設與發展,洛軸的產銷規模、配套服務能力位于中國軸承行業綜合性制造企業前列,至今仍保持著多項中國軸承行業紀錄。
△洛軸產品。(總臺央視記者黎兵拍攝)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近年來,總書記多次在河南考察期間走進大型制造業企業。
2014年,在位于鄭州的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考察時,總書記提出“三個轉變”: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2019年,在鄭州煤礦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調研時,總書記指出,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實體經濟是我國發展的本錢,是構筑未來發展戰略優勢的重要支撐。
△洛軸產品。(總臺央視記者邢彬拍攝)
先進制造業,是全球主要經濟體競爭的制高點,也是科技創新的主戰場。總書記多次強調,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去年7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于先進制造業發展作出重要部署,強調要“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今年,總書記再赴河南考察先進制造業企業,看經濟發展“硬實力”,傳遞了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的鮮明信息。
△洛軸。(總臺記者段清臣拍攝)
02
看文化地標:處理好保護和發展的關系
在洛陽,習近平總書記還考察了兩座重要文化地標——白馬寺、龍門石窟。
△洛陽。(總臺記者謝巖鵬拍攝)
“一座洛陽城,半部華夏史。”洛陽這座地處洛河之陽的十三朝古都,以5000多年文明史、1500多年建都史,成為華夏文明獨特的地理注腳。
洛陽西依秦嶺、東臨嵩岳、北靠太行、南望伏牛,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稱,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現有世界文化遺產3項6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1處。
△白馬寺。(總臺央視記者彭漢明拍攝)
“洛陽四野,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石窟始鑿于北魏時期,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北宋等朝代,前后營造時間長達400余年。北魏和唐代是開窟造像的兩大高峰時期,其中,北魏時期造像約占窟龕造像總數的30%,唐代造像約占60%。
作為世界上造像最多、規模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龍門石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價為“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于2000年11月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龍門石窟。(總臺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總書記洛陽之行考察兩座文化地標,了解當地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等情況,重點著眼于處理好保護和發展的關系。
中原大地,文脈流傳。總書記近年赴河南考察期間,曾踏訪這里的黃河博物館、醫圣祠、殷墟遺址等。
2022年在殷墟考察時,總書記說,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從未中斷,塑造了我們偉大的民族,這個民族還會偉大下去的。要通過文物發掘、研究保護工作,更好地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龍門石窟古陽洞文物修護現場。(總臺央廣記者潘毅拍攝)
03
看時空坐標:再赴河南考察的深意
河南是中原大省,地處連接東西、貫通南北的戰略樞紐,在中華文明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強調,堅定信心、埋頭苦干、奮勇爭先,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
總書記今年再赴河南考察,有著宏闊的時空背景。
△伊河。(總臺央視記者范一鳴拍攝)
從時間坐標來看,總書記歷次河南考察都處于重要節點。
2014年5月赴河南考察,正值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之時。2019年9月赴河南考察,正值新中國成立70周年前夕。2021年5月,建黨百年之際,總書記在河南南陽調研。2022年,黨的二十大后總書記首次赴地方考察,其中一站是河南安陽。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明年我國將開始實施“十五五”規劃,目前黨中央正在組織起草“十五五”規劃建議。站在這個時間節點來看,此次考察意義深遠。
△洛陽。(總臺記者姜新剛拍攝)
從空間坐標來看,河南是重大國家戰略的交匯地。
2019年,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強調,河南要在中部地區崛起中奮勇爭先。那次考察期間,總書記在鄭州主持召開座談會,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2021年,總書記在河南南陽主持召開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座談會。
今年4月,總書記在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上強調,各地區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在全國大局中精準定位,加強規劃銜接。
立足一域謀全局,中原大地將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譜寫新的篇章。
監制丨申勇 龔雪輝
主筆丨劉瑞琳
記者丨李錚 張曉鵬 王鵬飛 趙化 范凱 郭鴻 黎兵 范一鳴 邢彬 彭漢明 李晉 潘毅 陸泓宇 張宇 楊紫童
視覺丨陳括 張晶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