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將至!提醒:關注維權時限,警惕代訴陷阱
摘要:部分機構常以“專業維權”“十倍賠償”為噱頭,誘導消費者委托其代理進行投訴,期間極易發生泄露身份證、銀行卡等敏感信息用于非法牟利,或者后期以材料費、疏通關系等名義層層加價,利用消費者焦慮心理騙取錢財等情況,導致消費者維權受到二次傷害。
京津冀市場監管部門提醒消費者:關注維權時限,警惕代訴陷阱
新華社天津3月6日電(記者 栗雅婷)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來臨之際,京津冀三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聯合發布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及時了解維權渠道,關注維權時限,警惕代訴陷阱,依法保護合法權益。
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發布消費提示,在消費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糾紛,為了有效維護自身權益,消費者應了解自行和解、人民調解、向有關部門投訴、仲裁、訴訟五種維權渠道,合理選擇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
消費者還應注意維權時限。發生消費糾紛時,消費者要盡早保存證據依法進行維權,在權益受損3年內向市場監管等有關部門提出投訴。消費者購買商品依法享有維修、更換、退貨的權利,“三包”有效期限自消費者收到商品之日起計算,需要經營者另行安裝的商品,“三包”有效期限自商品安裝完成之日起計算。
三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提示,消費糾紛發生后,消費者應通過正規渠道反映維權訴求。部分機構常以“專業維權”“十倍賠償”為噱頭,誘導消費者委托其代理進行投訴,期間極易發生泄露身份證、銀行卡等敏感信息用于非法牟利,或者后期以材料費、疏通關系等名義層層加價,利用消費者焦慮心理騙取錢財等情況,導致消費者維權受到二次傷害。
三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提醒,消費者務必拒絕要求預付代理費、簽署“風險協議”的機構,警惕聲稱“內部有關系”“百分百勝訴”的虛假承諾,避免落入職業非法代訴機構的陷阱。
此外,消費者在進行投訴時,務必提供真實姓名、聯系方式、具體投訴訴求以及準確的消費者權益爭議事實,以便有關部門及時調處糾紛。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