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月圓時
文/靜怡彤
中秋的豐腴,分娩著如水的月光。
游子的靈魂,懸掛在遠方的牽掛和眺望之上。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時空輾轉中,踏著歲月的輪回,帶著秋的蕭瑟和傷感,具有著中華民族悠遠歷史和厚重文化的中秋節一路緩緩走來,期待感懷中,又是一年月圓時。
望著象征著團圓卻默默無語的月餅,抬頭望著清冷、如水、幽靜的中秋月,秋風瑟瑟秋意濃,與子之別,思心徘徊,如此月夜,蘊藏著幾多離愁、幾多思念?
小時候總是渴望長大,盼望離家;長大后,卻盼望回家,希望與家人相處的時間久一些,再久一些。也明白了幸福不過是一家人團圓,推杯換盞,笑語盈盈。
中秋節,是華夏兒女心中最溫柔的鄉愁,無論身處何方,都割舍不斷與家的血脈相連。去年今日此門中,人全月圓情意濃。人兒別離他鄉去,月圓之夜珠淚涌。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云萬里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字魅力無窮,讓我們再次沉浸在無邊的想象中。
中秋節也叫祭月節、拜月節,中秋節最早出現在《周禮》書中,到了唐朝初年,才成為尋常百姓家固定的節日。到了宋朝,中秋節成了盛行的節日。時光匆匆,到明清時,中秋節就和元旦節齊名了。人們在中秋節祭月,品嘗桂花酒,以圓月寄托思念,寓意著豐收、幸福,故鄉、親人、圓月成了文人墨客寫作的題材,這一節日也成了千百年來的傳統民俗節日。印象中,中秋節是要品嘗月餅,要和家人團聚,而我因為有一點特殊的原因,只能和家人煲電話粥。
家鄉那大大的月餅中,有花生、芝麻餡的,是兒時的美味兒,還有長長的紅線,是遠離故鄉時長長的思念。
中秋的月啊,寄托著多少思念和期待,你能否捎去我這份深深的牽掛和祝福?天已漸涼,望父母珍重添衣!望家人幸福安康!
是誰在熒屏前用心譜寫一頁頁思念,一行行牽掛?是誰絲絲惆悵,凝眉間,不知不覺淚滴成行?
是誰哀怨這明月,為何月圓人不全?是誰佇立窗前,將思念放飛,祝福遙寄?
月圓自有月缺時,月缺還有月圓日,中秋的月亮是詩意,是重逢,更是團圓。這深深的思念啊!何嘗不是一種精神的支撐和情感的依靠,不是嗎?
又是一年中秋夜,人生何處尋圓滿?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