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月起,河南省12項輔助生殖項目將納入醫保
9月1日起,河南省內患者接受“試管嬰兒”等輔助生殖技術治療也可報銷了。日前,省醫保局、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衛生健康委聯合出臺《關于將部分治療性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基金支付范圍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將“取卵術”“胚胎培養”“胚胎移植”等8項國家確定的輔助生殖醫保準入項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通知》自9月1日起執行。在此基礎上,我省還將“胚胎培養—囊胚培養”“胚胎移植—凍融胚胎(囊胚)解凍”“陰道(宮頸)內人工授精”“顯微鏡下切開取精術(加收)”等4項拓展加收項納入醫保支付范圍,自9月1日起執行。
醫保報銷比例方面,我省規定不設起付線,全省職工醫保和城鄉居民醫保首自付比例統一確定為10%,扣除先行自付部分后,統籌基金分別按70%和60%支付。考慮到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項目主要在門診開展,無需住院,因此,被納入醫保支付的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項目僅限于門診支付,但不占用門診額度。
患者個人承擔部分,可由個人賬戶支付,也可以現金支付,不納入普通門診統籌、大病保險、公務員醫療補助、企業補充醫療保險、醫療救助等支付范圍。
結合省內外實際情況及政策考量,跨省異地就醫的輔助生殖費用目前暫不納入此次保障范圍,省內異地就醫費用按照《通知》規定享受保障待遇。
“一代試管移植周期治療費用2萬至3萬多元,近半數女性需要再次甚至多次接受輔助生殖治療。”鄭大三附院生殖醫學科主任管一春說,輔助生殖治療花費最高的環節是麻醉取卵、胚胎培養、移植手術等,目前,這些項目大都被納入醫保。
據了解,在我國,不孕不育發病率約為18%,其中,10%~20%的不孕癥夫婦需要借助人類輔助生殖技術進行治療。
“將輔助生殖技術納入醫保,能夠顯著降低這些家庭的經濟負擔,從而促進生育的公平性。”省社科聯副研究員張柏林說。
在張柏林看來,將輔助生殖技術納入醫保是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的重要舉措之一,它體現了政府對生育問題的重視和關注,有助于營造全社會關心和支持生育的良好氛圍,進一步推動生育政策的完善和優化。(記者 李曉敏)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