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彩不拉踩, 才是正確觀賽方式
□ 于 晴
作家史鐵生曾這樣描述奧林匹克精神:“奧林匹斯山上的神火為何而燃燒,那不是為了一個人把另一個人戰敗,而是為了有機會向諸神炫耀人類的不屈。”
競技體育用成績說話,運動員們腳踏實地、拼搏奮斗、勇敢追夢。下了競技場,孫穎莎和陳夢深情擁抱,羽毛球女單運動員何冰嬌把西班牙奧委會徽章帶上領獎臺,向半決賽因傷退賽的對手致敬。“你是我最強的對手,也是我最尊重的朋友”,這樣的真情流露是對奧林匹克精神最好的詮釋。
可這幾天,奧運賽場卻出現了不和諧的畫面:當乒乓球女單決賽落下帷幕,陳夢以4:2戰勝孫穎莎衛冕成功,現場卻幾乎只有給孫穎莎加油的聲音,當陳夢得分時,甚至有人喝倒彩,發出噓聲。
都是為國爭光的運動員,為何只有一方獲得加油聲?答案指向了四個字:飯圈文化。
體育界苦飯圈久已。樊振東的身份證號被大肆傳播;王楚欽在機場被粉絲圍堵;全紅嬋曾在全國大賽中輸給隊友獲得亞軍,粉絲直接在看臺大吼“裁判不公”,就連全紅嬋本人都被這樣的言行震驚,當場無奈嘆氣……飯圈里的非理性行為向體育界蔓延,飯圈正在入侵體育圈。
飯圈是個什么圈?“飯圈”就是“fans圈”,fans即粉絲。圈,意味著粉絲有了組織,他們往往一呼百應,行動目標明確,這就不是當年單打獨斗的追星族能比的,也有了更多迷惑行為:
“養號”刷屏控評,粉絲被群主指揮當水軍。支持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真金白銀花出去,才能體現對“哥哥”的愛。如果明星有了代言,粉絲群里,群主會指揮大家在規定時間內沖量購買代言產品。更有甚者,還會做排行榜,讓粉絲爭當“榜一”。
飯圈罵戰最是烏煙瘴氣。如果你我支持的偶像同為歌手或者相同項目的運動員,粉絲互撕、相互拉踩就是家常便飯。
不分是非攻擊謾罵、毫無界限跟蹤騷擾、利益至上經營斂財……飯圈文化把偏執、瘋狂、戾氣散播到更多領域,洋相百出的背后,是自私的排他心理作祟,與崇尚團結、包容、公平公正、積極向上的體育精神背道而馳。
飯圈與體育圈相互碰撞,在輿論場上劇烈震蕩。怎樣做才是追星的正確打開方式?
追星最適當的距離是,你在賽場,我在觀眾席。最有力的支持是,喝彩不拉踩。最美好的追逐是關注競技本身,而非沉迷流量假象。最有力的應援是成為追光者,而非越界的“私生飯”。
10年前李娜澳網奪冠,鄭欽文在電視機前觀賽,今天她成了中國網球女單的奧運冠軍。視喜愛的運動員為榜樣,在自己熱愛的領域發光發熱,才是追星的最大意義。
追星,應是一種相互成全的美好。飯圈也不只是一個概念,而是由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組成的群體,特別是青少年。他們不該深陷虛幻的對立,沉湎于無聊的刷屏控評,哪怕是追星,從中獲得的也應該是快樂和鼓舞。抵制飯圈文化,不是與粉絲為敵,恰恰是為了給粉絲營造更良好的網絡文明生態。追星,本就該是一件輕松、快樂、積極的事。
(轉自2024年8月7日《河南日報》)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