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城區西園街道:“紅色物業”提升社區治理效能
駐馬店網訊(記者 代廷偉 通訊員 黃佩)1月5日,全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化“三零”創建工作會議召開,會上宣讀了《中共駐馬店市委政法委員會關于表揚全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化“三零”創建工作先進典型的決定》,并為受表揚單位頒獎。作為先進典型,驛城區西園街道“紅色物業”全覆蓋、解紛止爭維穩工作法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它是建設更高水平平安駐馬店的創新經驗,是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生動實踐和有力注腳,有著許多可圈可點之處。
近年來,西園街道著力破解小區(樓院)管理和服務難題,堅持立足實際,多策并舉,以“五星”支部創建引領,探索“1+X”(黨建+網格化+紅色物業+基層微治理+......)紅色物業全域推進模式,實現了“紅色物業”全覆蓋,通過“把黨的組織覆蓋到居民小區、把黨的力量充實到物業企業、把黨的作用發揮到群眾身邊”,走出一條以“紅色物業”推動社區治理創新、提升社區治理效能的新路子。
黨建引領 筑牢“主心骨”
西園街道發揮黨工委“軸心”作用,建立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小區(樓院)黨小組“三級聯動”模式,在169個居民小區推選黨員樓院長,組建小區物業管理委員會、業主管理委員會,讓黨員在參與基層治理工作中帶好頭,引好路。一是黨員“當管家”。依托在職黨員“雙報到”機制,動員小區黨員擔任小區樓院長,推選“院長”76名、“樓長”93名,下派黨建指導員17名, 充分發揮黨員“火車頭”的引領作用。二是小區“建組織”。健全業主委員會或物業管理委員會組織,成立業主委員會4個、物業管理委員會165個,構建由“黨建指導員+樓(院)長+物業服務”的紅色物業服務體系,使小區管理從“群龍無首”到“核心引領”。三是共建“聚合力”。整合資源,匯聚力量,組織駐轄區單位、業委會(或物業管理委員會)、物業公司、志愿者等力量多方聯動,凝聚合力,提高“紅色物業”的組織力、動員力和影響力。突出抓好黨建引領、黨員示范,探索黨建引領小區“微治理”新路徑,將黨組織“細枝末節”延伸至小區、樓棟“微單元”,服務群眾日常生活“微事務”。
多措并舉 激發“新動能”
對標上級關于“紅色物業”創建相關要求,探索物業管理新模式,讓“紅色物業”成為服務社區居民的“貼心人”。一是鼓勵自主管理,實現老舊小區“自治化”。依托屬地社區黨組織,成立小區黨小組,選出業主代表,建章立制自主管理,在驛新社區的丹鳳小區、文明路社區的外貿家屬院等36個小區實行“自治化”物業服務,形成“小區服務代表提議、小區事務居民商議、小區秩序共同維護”的良性局面。二是動員單位直管,實現樓院管理“規范化”。積極與家屬院所屬單位聯系,牽頭其后勤部門通過成立組織、完善制度、規范管理,實現58個家屬樓院管理“規范化”。三是推動連片管理,實現微型小區“連片管”。針對一些小區不成規模、物業公司不愿接管的難題,采取社區兜底、市場運作、低價有償等方式,由街道牽頭成立家悅物業,聘請保潔員提供基本服務,對56個微型小區實現連片管理。四是打造紅色物業,實現小區服務“標準化”。按照“黨建+自治+物業”模式,推薦社區“兩委”成員、業主委員會委員擔任物業企業義務監督員,加強物業服務企業和小區業委會黨組織建設,推動置地物業等36家公司 “紅色物業”創建工作,讓居民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建立紅色物業,構建縱橫到邊、覆蓋全面的黨組織體系,做到院院有人管,事事有人問。
健全機制 解好“方程式”
堅持以打造“紅色物業”為主線,積極構建協商共議、共治共享等機制,實現了“紅色物業”進小區,居民治理齊參與。一是建立“圓桌會議”議事制度。聚焦居民“急難愁盼”,對收集的小區治理的“大情小事”進行梳理匯總、分析研判、責任到人、限期處理,定期回訪,形成服務管理閉環機制。二是建立“物業自評+專班考評”的考核機制。以小區業主滿意度為首要考核標準,建立物業服務質量考核制度,提升“紅色物業”考評專業度,倒逼物業公司規范日常管理行為,提高服務質效。三是建立“一征三議兩公開”議事機制。推行“民事民提、民事民議、民事民決、民事民辦、民事民評”工作法,讓居民群眾真正成為小區治理的“主人翁”。增強黨支部凝聚力與感召力,凝聚轄區黨員、社區干部和志愿者隊伍力量,常態化開展信息采集、民意收集、矛盾化解、隱患排查等基層治理工作。 西園街道以黨建引領提升物業服務質量工作為主線,聚焦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通過強化“紅色物業”品牌凝聚力、組織力、影響力,用“紅心”溫暖“民心”,積極推進物業服務行業“黨的組織覆蓋”和“黨的工作覆蓋”。2023年以來,共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45件,其中物業糾紛67件,鄰里糾紛78件,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251件,以黨的建設凝聚了民心,構筑了和諧社會建設的同心圓,街道連續7年被市、區評為平安建設工作優秀單位、信訪工作先進單位、安全生產工作先進單位。
責任編輯:代廷偉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