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老字號 |當“三彩”遇到潮流IP
摘要:
老字號有歷史、有文化、有品牌、有技藝,它見證中華民族文明的發展變化,承載著一代代人的美好記憶,在滿足消費需求、豐富人民生活、展現民族文化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即日起,河南省商務廳、河南廣播電視臺聯合推出系列融媒體報道《嗨!老字號》,走進河南省老字號企業,看看他們的保護和傳承,聽聽他們創新和發展的故事。
第一期
我們走進洛陽
看看“三彩”遇到潮流IP
碰撞出哪些火花?
7月,正值暑假,洛陽市孟津區朝陽鎮南石山村的“三彩小鎮”里很熱鬧。既可以了解更多唐三彩知識,還可以感受三彩文化的魅力,很多中小學生把“三彩小鎮”當作研學首選地,天南海北的游客也慕名而來。在唐三彩陶藝博物館,來自鄭州的張洋(化名)一口氣買了6件用三彩工藝做的產品。“感覺大氣,好看,送給朋友也比較有心意。”張洋說。
老字號是我省寶貴的商業和文化資源,在商貿流通、促進消費、升級產業、傳承文化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唐三彩陶藝博物館館長,河南省老字號“高家三彩”第五代傳承人、現任掌門人高水旺介紹說,創辦唐三彩陶藝博物館、打造研學體驗館,就是希望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喜愛唐三彩,把唐三彩燒制技藝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以匠心守初心
以創新促傳承
在中國“三彩”家族中,唐三彩釉陶藝術比較有代表性,富麗堂皇的色彩、生動的造型,被稱譽為“東方藝術瑰寶”。但我國最早的“三彩”釉陶雛形誕生于漢代,它是在制作低溫鉛釉陶器技術廣泛運用并不斷成熟的基礎上,從單色釉品種演化創新出來的。
洛陽市朝陽鎮南石山村以三彩技藝而聞名,高水旺就出生在這里。受家族熏陶,17歲那年,他開始接觸唐三彩相關技藝,如今已經65歲的他,一直從事唐三彩歷史文化研究、傳統技藝恢復、傳統工藝研發、創意產業實踐,并取得亮眼的成績。高水旺挖掘恢復了唐三彩非遺核心技藝之釉開片——“蜻蜓翅膀”絕技,傳承并續寫了唐三彩斷代千年的歷史。
2008年,高水旺申報唐三彩燒制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作品先后獲得“百花獎”“山花獎”“大地獎”等國內國際200余個最高獎項;先后被中國國家博物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等50余家博物館收購、收藏。
“我這一輩子,就是為唐三彩而生的,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唐三彩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我愿意把所有的熱情和精力全都獻給唐三彩事業,讓世人看到它的美。”高水旺說。
讓年輕人愛上三彩
在唐三彩陶藝博物館后面,是高水旺的生產區域。這里有保存了近百年的柴窯,還有各種制作車間。楊勇是高水旺的外甥,也是河南省老字號“高家三彩”第六代傳承人,像他的舅舅一樣,熱愛三彩技藝。
“這些柴窯承載了我的很多童年回憶。小時候調皮,經常和小伙伴們在磚窯上捉迷藏,剛燒完的磚窯下面還是熱的,我們就在那兒烤紅薯吃。”楊勇說,也是從那時起,就和唐三彩結下了不解之緣,“大學畢業以后,我又回到了長大的地方,學習唐三彩制作技藝,希望能把我們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唐三彩燒制技藝要得到傳承,必須讓年輕人多參與進來。楊勇在生產車間做泥胚,雕塑泥胎的時候,高水旺經常去指導,每每看到楊勇的點滴進步,他不吝贊美。高水旺說,唐三彩燒制技藝不能斷層,“要實現唐三彩非遺文化的傳承和保護,需要重視后續技能人才隊伍的培養。”
為了讓更多的年輕人走近唐三彩,高水旺積極承擔起傳承唐三彩燒制技藝的重任,他多次舉辦技能培訓班,將經驗、技術心得體會傳授給大家,注重對后輩人才,尤其是對制作隊伍梯次結構的培養。
有這樣一項統計數據,自2011年來,高水旺在南石山村中企業重點培訓了50余名親傳弟子,先后培育出高級工12人、技師9人、高級技師3人、省級工藝美術大師、陶瓷藝術大師等專業技術人才15人。同時,高水旺率領傳承人團隊編成相關系列教材,為多家企業員工進行系統培訓,目前,培訓已達3600余人次。
藝術品可以成為生活品
三彩技藝走進千家萬戶
在唐三彩陶藝博物館,擺放有各式各樣的三彩工藝品,他們大多數造型飽滿、絢麗多變,讓參觀者流連忘返,一些獨具特色的文創產品更是備受青睞。
看起來俏皮可愛的仕女貓,它是獨立插畫師瓜幾拉設計的,和“高家三彩”聯合推出;看起來萌萌噠的小馬,它是“高家三彩”和不二馬大叔合作的作品。
“這個是和不二馬大叔合作,他出圈的作品就是那個胖胖的小老虎,這個就是利用三彩技藝,把小馬做成年輕人喜歡的很萌的形象。”河南省老字號“高家三彩”第六代傳承人楊勇說,藝術品也可以變成生活的消費品,他們還給鄭州英雄聯盟高校聯賽做了獎杯,和夢幻西游聯名了一個小老虎產品,還制作了寓意“黃河天下寧”的黃河吉祥物等等,都是緊跟大眾需求。“把古典的三彩技藝,和各種時尚潮流IP進行結合,讓更多的年輕人也關注三彩文化。”楊勇說。
洛陽這兩年有一個新晉的網紅打卡地: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它喚醒了人們對大運河文化遺產的歷史記憶。幾乎每個游覽過的人,都會對博物館充滿洛陽特色的外墻造型所吸引——這是高水旺和他團隊的杰作。
2021年6月到2022年5月,在近一年時間內,高水旺帶領工程技術團隊,成功研發生產出具有防炸裂、防翹曲、防脫釉和耐腐蝕、耐高溫、耐極寒等特性的三彩仿古瓦片瓷片,為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國際地標工程披上錦繡外衣,也推動了三彩古建材料在當代重大建筑工程領域的應用。
都說,一部陶瓷史,半部中國史。高水旺說,三彩技藝一步步發展到今天,不僅是作為供人觀賞的藝術品,也要賦予它更多實用價值, “立足傳統、融合創新是我一直以來的創作理念,這也是傳統技藝的生命力所在。我們要繼續堅持走下去。”
據了解,近年來,洛陽當地政府積極引導三彩產業數字化建設工作,推動唐三彩燒制技藝傳習館、唐三彩陶藝博物館、唐三彩文化研學所等優化升級。目前,南石山村三彩產業的專業燒制藝人有2000余人、文化企業68家,年產值達3.5億元。
責任編輯:胡志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