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新聞 河南

教授手機里存有千余農民的電話 ——記河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河南師范大學教授李建軍

2023-04-09 11:18 來源: 大河網-河南日報 責任編輯:胡志華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本報記者 李虎成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永樂

他的手機里存有1000多個農民的電話號碼,只要農民朋友來電,他總是耐心答疑解惑;一年里,他有半年時間扎在農村,足跡遍及太行山區和黃河灘區;他先后培育出13個道地藥材新品種,累計種植面積超50萬畝,種植戶累計增收超過10億元……

他,就是河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河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李建軍。

“初心”在農,他最見不得種田人受窮

1997年至1998年,時任河師大生物系辦公室副主任的李建軍被組織選派到安陽市湯陰縣韓莊鄉掛職科技副鄉長。李建軍記憶猶新,當時大多數村民都是一年到頭守著幾畝地在土里刨食,幾戶有想法的村民聯合種植了30畝胡蘿卜,卻因為價格下跌賣不出去,只能爛在地里。

李建軍生長在農村,他很早就懂得農民的艱辛。幼年吃不飽飯的經歷使他高中畢業后選擇了農學專業,并暗暗發誓“一定要為農民解決一些問題”。

初到韓莊鄉,就看到胡蘿卜滯銷。“我來晚了!”看著欲哭無淚的村民和扔在溝里的胡蘿卜,李建軍深深自責。經過半年多調研,他幫村民找到了可行性較強的項目——種植食用菌。幾年間,他先后扶持成立了15家食用菌公司,幫助村民建食用菌棚50多座。

為了這條致富之路,李建軍準備了多年。1985年,他從安陽農業學校畢業,進入河南師范大學生物系工作。一進入學校,他就積極投身校辦企業,食用菌廠、水產養殖基地、酸奶廠、純水廠都有他忙碌的身影。為了學技術、學經驗,他拜種植蘑菇的工人為師,甚至癡迷到把培育蘑菇的種料袋搬到他的集體宿舍里觀察、培養和研究。宿舍的桌子上面和下面、空地上、窗臺上擺滿了菌種袋,就像個實驗室。他還多次向一個家在山里的學生請教,并利用假期自費跑到山里實地調研和學習。

李建軍始終認為自己是農民的孩子,他最見不得種田的人受窮。從湯陰縣到封丘縣,從修武縣到林州市,豫北許多村莊的田地里都流下了他的汗水,也見證了一個科技工作者的責任和擔當。

“最有價值的論文,應寫在泥土里”

種植金銀花,致富千萬家。2009年,李建軍作為河南省和新鄉市科技特派員,到封丘縣農村科技研究開發推廣中心掛職。當時,號稱“金銀花之鄉”的封丘縣南部金銀花成片死亡,北部金銀花也病病歪歪,一年只開兩三茬,平均畝產只有50公斤。種植金銀花投入高、產出低,讓種植農民傷透了心。

“主栽品種多年不更新換代,已經嚴重‘老齡化’,不能滿足生產需要。”經過深入調研,李建軍開出了“藥方”:只有選育抗病良種,再進行良種良法配套技術推廣應用,封丘金銀花才有可能重獲生機。

李建軍從全國各地收集金銀花主栽品種和野生品種,建立了占地5畝的金銀花資源圃,再對資源展開評價,進行定向選擇,最后實施雜交,育出具備“父母雙方”優勢的后代。這是一項單調、枯燥的工作,李建軍帶領團隊住在花農家、泡在花田里,干了一年又一年。

河師大生物實驗大樓里常見夜半燈光,樓管師傅說:“那是李老師的實驗室,他經常最晚離開生物樓。”而在野外的金銀花資源圃里,晨光熹微,常有“螢火蟲”在大田里閃爍,還夾雜著竊竊低語,村民說:“不是螢火蟲,那是李老師和他的學生們戴著頭燈在采集金銀花樣本。”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5年,金銀花新品種“豫金1號”“豫金2號”通過省級鑒定。前不久,“豫金3號”和“特蕾1號”又獲得我省中藥材品種鑒定證書。4個新品種一經問世,就憑著抗病高產優質的出色表現,受到廣大花農的歡迎,今年種植面積超過6300畝。

金銀花烘干,是另一件讓花農頭疼的事。以往,花農要在三伏天生起煤爐,在“桑拿房”里烘干金銀花。但這種方法效率低,且烘出的金銀花失去本色,品相變差。李建軍采用低溫階梯靜止烘干工藝,指導封丘縣黃德鎮賈莊金銀花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保彬共同研發出高效、智能、綠色的新型烘干機,一舉淘汰了傳統的烘干模式,降低了花農的勞動強度,提高了金銀花的品質。

李建軍扎根花田10多年,義務向農民推廣良種良法。在李建軍團隊的推動下,封丘縣金銀花種植打破“天花板”,進入了新天地。他卻又悄悄開辟了“第二戰場”,為新鄉博凱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等企業提供技術支撐,研發出代用茶、固體飲料、壓片糖果三大系列30多種金銀花深加工產品。

李建軍常說,科研不是做“錦上添花”的文章,而是搞“雪中送炭”的技術,“把科技轉化為生產力,必須讓技術‘長’在泥土里。”經過他的不懈努力,封丘縣賈莊村周邊1000多農戶徹底摘掉了貧困的帽子,直接帶動就業5萬多人。

“把我變成農民,把農民變成我”

除了在田地里忙碌,李建軍還承擔了3門碩士研究生課程及3門本科生課程的教學任務,全年達310學時。盡管工作忙,他卻從沒調過一次課。

白天忙著下地,晚上修改論文,是李建軍的常態。一名碩士生回憶,他在傍晚五六點將論文發到老師的郵箱,第二天凌晨4點就收到了修改意見。而那一晚,李建軍還批改了另外兩個學生的論文。每一個研究生入學后,李建軍都會給他們制定嚴格的三年學習任務,并且隨時抽查,誰沒有按時完成,就會受到嚴厲批評。

不僅是對自己的學生,李建軍也將知識無條件傳授給農民。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把我變成農民,把農民變成我”。

為了幫助更多的農民掌握技術,2020年,李建軍牽頭組建了科普志愿服務團隊。2021年,他帶領團隊赴封丘、衛輝、武陟、修武等地開展鄉村振興志愿服務50多次,成了農民口中的“活財神”。李建軍說:“我就是一個會種莊稼的農民,農民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

輝縣市吳村鎮柳灣村是河南師范大學定點幫扶村。2016年,李建軍用自己培育的皂莢和金銀花新品種、新技術為柳灣村帶去了科技扶貧的希望。村里種植了80畝(1.2萬株)皂莢苗木、20多畝金銀花,成立了種植專業合作社,當年1株皂莢苗10元錢,現在每株可以賣50至60元,加上采收的皂刺和套種的黃芪、花生,綜合效益非常可觀,貧困戶迅速脫貧致富。如今的柳灣村已成為新鄉市農業產業振興示范點。

“只有研究成果是遠遠不夠的,科技推廣更重要。”李建軍說。10多年來,他下鄉入田科普和技術指導都是免費的,平時還經常有農民電話咨詢一聊就是半天,他選育的所有新品種都無償提供給農民。

金銀花種植能手陳豪杰是李建軍的“得意門生”。“我的技術是李老師免費教的,所以我也不會收一分錢。”陳豪杰在外出指導其他農民時總是這樣說。他和其他職業農民一起,像李建軍一樣,把科技致富的種子播撒到了省內外。

“讓科技成果轉化為廣大農戶增收致富的‘法寶’,為鄉村振興注入科技動力,是我作為農業科技工作者最大的心愿。”李建軍說。

責任編輯:胡志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美女张开腿让男人桶的视频| 图片区小说区校园| 久久久久久不卡| 欧美人与动人物乱大交| 天堂资源在线种子资源|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园产越南| 欧美亚洲桃花综合| 亚洲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三区四区| 国产在线观看免费视频软件| 色多多视频在线| 无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亚洲av无码片在线播放| 欧美黑人videos巨大18tee| 全彩里番acg海贼王同人本子| 蕾丝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在线视频| 97久人人做人人妻人人玩精品| 好男人神马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日本最新乱码视频|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亚洲丝袜第一页|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va| 伺候情侣主vk|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天堂|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毛片| 国产成人福利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 97大香伊在人人线色| 女人是男人的未来视频| 中国jizzxxxx| 无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久久国产精品麻豆映画| 极品色天使在线婷婷天堂亚洲|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久在线观看| 激情无码人妻又粗又大| 伊人色综合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台湾无码一区二区| 老少交欧美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