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豆
摘要:在物質生活富裕的今天,吃的、喝的應有盡有,醬豆已經不常出現在生活中,雖然超市仍然能買到醬豆,可買來的醬豆卻再也吃不出奶奶曬的那種飽含著陽光和愛的味道來。
王喜玲
晚上,鄰居送來一碗自制的黃豆醬,正好配上我剛出鍋的手工酵子地鍋饃,全家人吃得津津有味、贊不絕口。看著這碗色香味俱全的黃豆醬,我不禁想起奶奶曬的醬豆來,思緒一下子就回到了醬豆陪我走過的那些歲月。
那時候物資匱乏,天天能有醬豆就饃,已經算是奢侈的了。奶奶是曬醬豆的高手,她曬的醬豆總有親戚、鄰居來要,這直接說明奶奶的人緣和手藝皆被認可。
奶奶說:“要想曬出好吃的醬豆,除了選出好材料,還得碰上好天氣,攪拌翻曬更來不得半點馬虎和敷衍。”
三伏天到了,奶奶在村頭割回來一捆黃蒿備用,把精心挑選的優質黃豆泡上一天,煮好晾一下,裹上一層面,均勻地攤在單子上,然后覆蓋一層黃蒿,放置陰涼處讓其發酵。等到長出黃綠色的醭子,就算發酵好了。然后再放到太陽底下曬干,揉去醭子,用簸箕簸干凈,開始放鹽、投水。
第一道水投進去,發酵好曬干的黃豆再次被泡開,然后經過一次次攪拌翻曬,顏色漸漸變成板栗色、黑褐色。三道水投過,醬豆基本上算是曬成了。
經濟條件好的家庭,也可曬西瓜醬。把第三道水換成西瓜攪拌均勻,然后再裝在壇子里密封,放到太陽底下滾動翻曬壇子,直到吃的時候才打開。那曬出來的醬豆就更有味道了。
每年夏天,常常有鄰居把自家的醬豆盆委托給奶奶照看。十天半月里端進端出,以及無數次攪拌,奶奶投入了太多心血。于是,醬豆里除了有黃豆的味道、鹽的味道、香椿的味道、辣椒以及各種調料的味道,同時也注入了陽光的味道、愛的味道、歲月的味道……
那時候的冬天很漫長,不逢年過節,人們幾乎吃不到白面饃。奶奶每天就在箅子下蒸紅薯、箅子上蒸雜糧面饃。然后,抓兩把醬豆放在碗里,切上紅紅的辣椒圈,兌半碗水放到箅子上一起蒸。于是,升騰在廚房門口的水蒸氣里便有了濃濃的醬豆的味道,還沒出鍋就已經讓人饞涎欲滴了。
自從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全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家家戶戶都能吃上白面饃了。在我上初中背饃的生涯里,醬豆便成了饃籃子里必不可少的一道風景。現在回想起來,我不但沒覺得生活艱苦,反而更感到回味無窮了。
每到星期日的下午,奶奶和母親午飯后便開始為我準備要帶的干糧。大鍋蒸饃,小鍋熬醬豆。半碗醬豆兌上水,放點紅辣椒,小火咕嘟咕嘟地熬著,直到黏稠,直到色香味俱全,然后淋上幾滴香油,裝到瓶子里,放在饃籃子里背著去學校。
傍晚,住校的同學們沐浴著落日的余暉,從各個村莊向學校聚攏。那晚的寢室是一周里最飽滿而豐盛的。各個床頭掛著的饃籃子里都散發著誘人的饃的香味、醬豆的香味、芝麻鹽的香味、辣疙瘩菜的香味……每一種香味都能讓你浮想聯翩,偷偷地吞咽口水。
開飯了,要好的朋友聚在一起,相互品嘗著來自不同家庭、不同口味的醬豆,享受著青春時期最純真的友情。
在物質生活富裕的今天,吃的、喝的應有盡有,醬豆已經不常出現在生活中,雖然超市仍然能買到醬豆,可買來的醬豆卻再也吃不出奶奶曬的那種飽含著陽光和愛的味道來。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