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河南全方位發力
摘要:6萬家 ●引導支持創新龍頭企業牽頭組建20家左右創新聯合體 加快高等教育發展步伐 ●遴選河南理工大學等7所高校的11個學科作為“雙一流”創建學科 ●力爭2—3所高校、若干學科進入國家第三輪“雙一流”建設行列 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2022年新建中...
12月20日,在南陽市新野鼎泰高科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日產30萬支0.075毫米的鉆針自動化生產線正在有序運作。崔培林攝
□河南日報記者 尹江勇 師喆
把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列為“十大戰略”之首,寫入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科技創新工作的高度重視,向全省釋放出要全力構建一流創新生態、建設國家創新高地的鮮明信號。
12月21日下午,省委宣傳部舉辦“奮進新征程中原更出彩”主題系列首場新聞發布會,向社會發布了我省“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的目標任務和具體舉措。
八個方面發力推進創新戰略實施
以12月28日省科學院掛牌運行為契機,加快推動省科學院重建重振和中原科技城、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深度融合;開展新一代正負電子對撞機預制研究,推動超短超強激光平臺項目早日開工建設,積極爭取國家大科學裝置在我省布局建設……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陳向平發布的一批亮點內容引人注目。
“下一步,我們將錨定‘建設國家創新高地’這一目標,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積極爭創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陳向平表示,將重點圍繞“推動省科學院重建重振、建設高能級創新平臺、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引育科技創新人才、加快高等教育發展步伐、凝練實施一流創新課題、推進科技成果中試熟化和轉移轉化、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八個方面發力推進,為“兩個確保”提供有力支撐。
保障創新戰略實施,需要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支撐。省財政廳二級巡視員陳霞光表示,近期省財政已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進一步強化對科創資金的保障和管理,提升財政支持科技創新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深化省級財政科研經費管理改革。
四大專項行動打造一流人才生態
針對如何打造一流人才生態、匯集一流創新人才和團隊,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省委組織部二級巡視員李麗表示,我省將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積極實施高端人才引進培養專項行動、重點創新平臺服務保障專項行動、大規模常態化招才引智專項行動和一流人才生態建設專項行動,把一批“真金白銀”“體貼入微”的支持政策落到實處。
其中,將更大力度、更大規模實施中原英才計劃等重大人才項目,通過遴選中原學者、中原領軍人才、中原青年拔尖人才,分別給予200萬元、100萬元和50萬元的科研經費支持;將積極開展“一站式服務”“保姆式服務”,妥善解決人才安居住房、配偶安置、子女入學、醫療保健等“關鍵小事”。
“五項計劃”快速提升高等教育實力
“高等學校作為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原始創新的主戰場、人才培養的主陣地,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刁玉華介紹,為全力提升我省高等學校辦學水平和科技創新能力,省教育廳將著力實施“提質增能計劃”“戰略支撐計劃”“產業對接計劃”“團隊引育計劃”“協同發展計劃”。
為了構建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發展體系,省教育廳圍繞“起高峰”打造鄭大、河大“雙航母”,分別確立了53個和35個重點支持項目;圍繞“筑高地”培育“第二梯隊”,力爭2至3所高校、若干學科進入國家第三輪“雙一流”建設行列;圍繞“建高原”推進試點改革,構建“學院、學科研究院、產業研究院”共同體。
省科學院重建重振將成創新高峰
重建重振的省科學院究竟是什么樣子?省科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宋克興用“研發實體、開放平臺、新型機構、創新高峰”四個關鍵詞予以描述:省科學院將是一個貫通產學研用的研發實體、一個具有國際視野的開放式創新平臺、一個以體制機制創新為根本的新型研發機構,它要與中原科技城融合發展,成為河南建設國家創新高地的高峰。
如何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省科技廳副廳長陳志強表示要從提升能力、擴大規模、強化服務三方面入手,啟動開展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工作,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健全“微成長、小升規、高變強”梯次培育機制;扎實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打通惠企政策落實“最后一公里”。
今年全年
●我省高新技術企業預計新增2000家左右,同比增長30%,總數達到8300家以上
●科技型中小企業預計超過1.5萬家,同比增長28%,總量居中西部首位
下一步重點發力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力爭2022年全省高企數量突破1萬家
●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超過1.6萬家
●引導支持創新龍頭企業牽頭組建20家左右創新聯合體
加快高等教育發展步伐
●遴選河南理工大學等7所高校的11個學科作為“雙一流”創建學科
●力爭2—3所高校、若干學科進入國家第三輪“雙一流”建設行列
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2022年新建中試基地、產業研究院、省技術創新中心各10家
●建設制造業創新中心3—5家
●新引進和建設新型研發機構10家
數據整理/尹江勇師喆制圖/王偉賓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