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活動場地不足問題亟待解決 不少學校開展創新探索
摘要:一位從教30多年的教育工作者表示,學校對內部空間“挖潛”,或者借用場地,可以緩解活動空間不足的情況,但要從根本上保證充足的學生活動空間,還是要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避免學生過多集中于少數幾所學校。
學生活動場地不足問題亟待解決(百姓關注)
今年4月,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學校每天統一安排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每節課間應安排學生走出教室適量活動和放松。但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有些學校由于校園面積狹小、學生數量激增等原因,學生活動場地不足的問題亟待解決。
“學校是按24個教學班的規模建設的,但現在班級達到37個。學生多了將近一倍,學生活動場地嚴重不足。”遼寧省某小學一名學生家長說,“學校操場只有200米跑道,學生做操都要分批進行,上午是低年級,下午是高年級。”
記者采訪了遼寧四地的中心城區小學,從2016年到2020年,四地中心城區學生數量增加了2萬余人,活動場地面積卻因為建設等因素減少了近5000平方米,每位學生平均占地面積減少3.29平方米。
河南鄭州金水區文源小學是2016年新建的小學,占地約20畝,24個教學班的設置。雖然建校只有5年,但學校空間已經顯得“力不從心”。為了容納更多學生,學校把閱覽室搬到了樓梯走廊,教室也盡可能設計成一室多用,同時對地下和樓頂空間也進行了改造,把功能室盡可能多地遷移到這些地方。
“小學活動場地不足的情況,在各地都有不同程度存在。”遼寧省一位小學校長說,“尤其是在中心城區,這種情況就更加明顯。”據媒體報道,上海市一所小學占地18畝,1500多名在校生的活動場地就是3塊籃球場和50米跑道,體育課只能進行踢毽子、跳繩等對場地要求不高的運動。還有學校在做課間操時將學生安排在教學樓臺階、花壇邊等空地上,甚至把樓頂空地也開辟成了臨時操場。
為解決活動場地不足的問題,不少學校開展了創新探索。河南一些學校通過改造地下室、車庫等,把圖書室、書法室、美術室、活動室等搬到地下,并通過分組使用等,部分解決了學校教室的不足。有的學校則對教室進行改造,通過調整桌椅等方式,實現普通教室、活動室之間的靈活切換;還有的則借用鄰近的體育場館開展體育活動,改善學生活動環境。
一位從教30多年的教育工作者表示,學校對內部空間“挖潛”,或者借用場地,可以緩解活動空間不足的情況,但要從根本上保證充足的學生活動空間,還是要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避免學生過多集中于少數幾所學校。
沈陽市教育研究院決策咨詢部部長趙海千表示,教育行政部門要科學預測教育資源的配置需求,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手段,科學預測學齡人口數量和結構分布變化,同時與政府部門密切合作,根據學齡人口的變化趨勢,對教育經費投入、教師編制供給、學校布局等資源科學合理規劃,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本報記者 辛 陽 畢京津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