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一座城”和“一場會”的美麗情緣
駐馬店網訊(記者 劉華山 耿揚揚/文 弓華靜/圖)大美天中,秋色怡人。國際農都,再迎盛會。9月26日,第二十四屆中國農加工投洽會即將盛大啟幕。一幅駐馬店與全國全球深度交融、共同成長的壯美畫卷徐徐鋪展。
在一個創建周期內,一舉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等榮譽稱號;生產總值、城市品牌雙雙躋身全國百強,躍居全國三線城市第46位……
近年來,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我市搶抓機遇、奮勇爭先,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始終位居全省第一方陣,脫貧攻堅任務高質量如期完成,“十三五”圓滿收官,高質量跨越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國際農都”令人刮目相看。農味十足的駐馬店,現代感是如何養成的?或許,我們可以從“一座城”和“一場會”的美麗情緣中尋求答案。
作為全國目前唯一以農產品加工為主題的“5A”級展會,中國農加工投洽會連續23年在駐馬店舉辦,為駐馬店持續開放注入了強勁動力。去年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辦會,來自國內外的近6000家企業參展參會,簽約重點合作項目182個,總簽約額858億元。
中國農加工投洽會的多年舉辦,催生了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的落子興建,聚焦建設農產品加工業領域“四基地一中心”,致力打造“全國一流、世界領先”的農產品加工業“硅谷”。
依托中國第一個肉牛品牌——夏南牛品牌優勢,建成全國最大的夏南牛生產基地;依托確山竹溝肉羊品牌優勢,打造全國重要的肉羊集散地;依托君樂寶、花花牛品牌優勢,打造全國重要的奶業生產基地;依托龍鳳山牧業、牧原集團、楓華種業等龍頭企業,打造全國優質生豬生產基地。
如今在駐馬店,農產品加工企業近1800家,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65%,重點龍頭企業86家,農業產業化集群62個,年產值突破1800億元,規模穩居全省第一……中州油庫、芝麻王國、花生之都、中國牛城、中國漁都、中部奶都等品牌越叫越響。
“糧頭食尾”,“農頭工尾”。農產品加工業賦能加力,有力帶動駐馬店農業“接二連三”,拉長產業鏈條,不斷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成為名副其實的食品工廠、國人廚房。
城以會興,會以城旺。駐馬店在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探索不止、深耕細作,推動中國農加工投洽會從一個“馬路大集”成為“國字號”5A級展會,以不可逆轉之勢催生城市蝶變。
主導產業集群不斷壯大。“百千億級產業集群培育工程”成效顯著,戶外休閑、小提琴等特色產業從無到有、異軍突起,農產品加工、裝備制造等傳統產業擴量提質、錦上添花。年主營業務收入超50億元企業3家、超10億元企業40家 。十三香、今麥郎、恒都肉牛、克明面業等特色產業做大做強。
改革開放創新全面深化。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省率先實現“不見面”開標。堅持開展“迎盛會、大招商”活動,實際利用市外資金3155億元。引進“香菇院士”李玉、“花生院士”張新友、“防水院士”王復明等14人,建成院士工作站12個,中山大學河南研究院在我市成立,形成了院士領銜的產業集聚效應。
城鄉面貌發生巨大變化。 按照“一中心五組團”戰略布局,如今的駐馬店市中心城區,東有中國漁都、南有皇家驛站、西有會展中心、北有人民公園,引領城市發展的“龍頭”項目遙相呼應,組團式、生態型、現代化的城市空間格局大氣磅礴。
自信從容開新局,天高海闊迎客來。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秉承第二十四屆中國農加工投洽會強大勢能,駐馬店必將以更加昂揚向上的精神、更加奮發有為的姿態、更加堅定有力的步伐,實現“十四五”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譜寫全面建設現代化駐馬店新篇章。
責任編輯:劉靈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