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直擊新鄉重災區大塊鎮 洪水中“一條龍”營救緊張有序
摘要:新鄉市區部分路段積水嚴重 近日,新鄉洪澇災害牽動人心。在鏟車的鏟斗里,記者遇到北招民村張進亮、郭文芬夫婦,當天張進亮打掃家中積水時摔斷了胳膊,洪水圍困村莊,他們無法及時就醫。水壩前,救援的嘈雜聲一片,記者瞬間被上述對話吸引。
村民把轉移出來的孩子舉過頭頂
鎮政府工作人員劉晨雪收集村民寫的紙條,轉交給救援人員。
塊村營村設置了一道水壩,救援人員通過此處接送轉移群眾。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邵可強文張琮攝影
近日,罕見強降雨導致新鄉地區出現洪澇災害,多處河平湖滿,市區內澇嚴重,農田村莊被淹等。7月22日,大河報記者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在洪水嚴重的衛輝進行采訪,并聯合高速路警人員救助群眾。
22日晚10點,大河報官方微信公眾號推出《新鄉!新鄉!》一文,引發全網關注熱潮,傳遞出新鄉受災情況,引爆民眾熱點和淚點。截至23日下午6點,閱讀540萬+,點贊20萬+,在看1.0萬+。目前,傳播數據仍持續上升中。
7月23日,大河報記者輾轉來到新鄉受災嚴重的大塊鎮,這里上萬村民被困,斷水斷電,通訊信號幾乎失聯。不過,現場采訪看到的不僅是肆虐的洪水,更有河南消防隊員、民間救援力量、當地干部群眾的通力協作。
新鄉市區部分路段積水嚴重
近日,新鄉洪澇災害牽動人心。7月23日,大河報記者在新鄉市區看到,當天雖然降雨停止,但市區部分道路積水嚴重,不少路口處積水很深,私家車很難通過,甚至有車輛拋錨在水中。
其中,有不少鏟車在道路上往返接送市民或者物資,甚至有市民乘坐拖拉機出行。在市區一路口,一輛藍色越野車在積水中趴窩,在它正前方一臺拖拉機馬達轟鳴,拉著繩子試圖拖拽越野車擺脫積水的圍困。
記者注意到,渾濁的積水沒過膝蓋,有低洼地方甚至淹沒綠化帶。
據市民介紹,暴雨過后,新鄉市區內澇嚴重,主要原因是這次降雨量太大,雨水排不及。還有就是附近河湖的蓄水超負荷后,倒灌流到市區,造成一些地勢低洼的路段積水嚴重。
大塊鎮上萬村民受到洪水威脅
記者從當地消防救援部門了解到,新鄉市鳳泉區大塊鎮告急,形勢嚴峻。
據介紹,該鎮臨近共產主義大渠,百泉河又流經多個村莊。近日強降雨持續,兩條河水位上漲,甚至漫堤,洪水溢出后淹沒低處的大片農田和鄰近的村莊。
大河報記者注意到,7月22日,大塊鎮政府官方微信曾發布消息稱,“大塊鎮持續暴雨、大暴雨天氣,境內多條河流水位持續上漲并出現險情,多個村被浸泡在洪澇之中,人員被困、農田被淹、大堤決口、房屋被毀,基礎設施建設遭到嚴重破壞。現已斷電斷水,通訊信號微弱,形勢異常嚴峻,該鎮需要支援。”
獲悉后記者立即趕往現場,但是通往大塊鎮的多條道路被淹沒,只能繞行菏寶高速。沿途可見多處路面農田已經過水。
當天下午,記者搭乘消防救援車輛到達大塊鎮形勢危急的陳堡村、塊村營村。現場防汛搶險工作人員介紹,這幾個村莊距離河渠較近,上萬名村民受到洪水的圍困。政府部門已經組織多方力量,全力轉移疏散和營救。
洪水中“一條龍”營救緊張有序
在該鎮陳堡村,洪水已經沖進村里,村中的高地成為接送群眾的集散點,新鄉市消防救援支隊、藍天救援隊以及民間救援力量正在緊鑼密鼓地轉送群眾。
新鄉市消防救援支隊的沖鋒舟和民間救援隊伍的皮劃艇,迎著洪水進村搜救接出被困群眾,然后送至淺水區。那里有兩輛大貨車停放,作為中轉站,村民暫時在貨車上等待。這時候鏟車接力上場,將村民從大貨車上運到高地,接應人員分配到各安置點。
“多虧了消防員,把我丈夫運出來送醫院。”在鏟車的鏟斗里,記者遇到北招民村張進亮、郭文芬夫婦,當天張進亮打掃家中積水時摔斷了胳膊,洪水圍困村莊,他們無法及時就醫。被救援這一路,他們乘坐皮劃艇、鏟車,都享受到“優待”。
記者在鏟斗中采訪,體驗到的是一路顛簸,濺水撲面。沒過大腿深的洪水淹沒道路,水下的雜物不明,鏟車很容易磕到底盤,坐在鏟斗中更是搖搖晃晃。
現場,由于連續救援,新鄉市消防救援支隊的沖鋒舟隊員在休整時,多名隊員嗓子沙啞,幾乎說不出話。
救援人員靠“打白條”傳遞信息
“給,這是我姐夫家的地址和人數!”“這是俺媽的信息,一定要接出來!”“我就在這等,等著你們把我兒媳婦接出來。”
“一定要把名字、人數、哪個村的寫清楚。”“快交了,這一批馬上傳走。”
…………
在塊村營村村口,緊臨百泉河修筑了一條臨時水壩,阻擋漫堤的洪水。水壩前,救援的嘈雜聲一片,記者瞬間被上述對話吸引。
只見村民把填有信息的紙條遞給一女子,她收集一沓后,轉交給水壩上的人。這看起來好像是在“打白條”。
傳遞紙條的女子是大塊鎮政府工作人員,叫劉晨雪,從前天晚上就開始干這個看似“原始”的工作。她說,紙條都是轉移出來的村民寫的,他們把待救援的家屬、親戚朋友信息寫在上面,再轉交給救援人員,熟悉信息的村干部帶路去營救。
“看著簡單,其實對每一位村民來說很重要,事關他們的生命安全。”從當天早上就開始工作的劉晨雪顧不上累,確保把每一張紙條傳遞到位。
細心的她,每收集一沓紙條,都用塑料袋裹嚴實,防止落水或被打濕。
災害面前,每一個人都不能置身事外。
現場,救援人員一趟趟轉移村民和運送物資,處于安全地帶的村民沒有袖手旁觀。
水壩前,閆紅把一碗碗熱水擺好,隨時送給需要的人。這些熱水是周邊村民在家里燒好送來的,至當天下午,已經消耗了3大桶。直到村里的天然氣停供無法燒水。
送水期間,閆紅不住地遠望水壩外,她的丈夫還在不遠處的洪水中參與防汛,轉移村民。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