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幸福叫“在家門口就業”
摘要:1月17日,室外寒風瑟瑟,但汝南縣板店鄉馮屯村汝杭金屬制品廠生產車間內卻暖意融融。這里機器轟鳴,一派忙碌景象
文/圖全媒體記者 鄧丹華 通訊員 張紅衛
1月17日,室外寒風瑟瑟,但汝南縣板店鄉馮屯村汝杭金屬制品廠生產車間內卻暖意融融。這里機器轟鳴,一派忙碌景象(如圖)。車間負責人馮國華喜不自禁地說:“工人有活干,我們才能有錢賺。今天生產的監控專用組合桿準備發往天津,現正在加班趕訂單。”
據了解,該廠是板店鄉引進的一家扶貧企業,主要生產監控桿、道卡屏、停車位顯示屏等,月生產能力達4000套,產品銷往北京、天津、重慶等地。這個開在村民家門口的扶貧企業,讓本村及周邊村的60多名貧困村民既掙了工資,又照顧了家。
“愛人有病需要照顧,我不能外出打工,就在家門口的制品廠上班,一個月有3000多元工資。”車間工人張四文說,為給愛人治病,他家曾欠下10多萬元外債,2016年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妻子病情穩定后,經幫扶干部介紹,他到汝杭金屬制品廠務工,掙錢顧家兩不誤,雖然辛苦些,但收入穩定,加上種地收入,2019年他家就摘了窮帽,現在還有了存款,日子一天比一天幸福。
“就業一人,脫貧一家,致富一戶。目前像張四文一樣通過在汝杭金屬制品廠務工脫貧致富的村民有20多人。”馮屯村黨支部書記王永喜介紹,2017年,馮屯村利用舊村委15間房屋和院內的空地招商引資。浙江埃斯安防設備有限公司經考察后在馮屯村建了汝杭金屬制品廠,為貧困村民找到了一條就業致富門路。
“以前在外打工,想孩子的時候特別難受。現在好了,在家門口上班,一家人總算團圓了。”在蘇莊村天南箱包廠生產車間,正忙著操作縫紉機的董秀麗滿臉喜悅地說。
“天南箱包廠是我村利用扶貧車間引進的一家扶貧產業,安排留守婦女80多人就業,主要生產箱包、汽車坐墊、帳篷等。”蘇莊村黨支部書記彭妍介紹,天南箱包廠剛生產時,由于招收的工人技術不熟練,生產的產品殘次品多,銷路不暢,工人工資沒有保障。后來經過技術培訓,產品質量上去了,銷路也打開了,現在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工人工資也提高了,人均月工資3000多元。
近年來,板店鄉始終堅持把穩就業、保就業作為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舉措,通過內引外聯,用優惠政策吸引企業進駐鄉村開設工廠。汝杭金屬制品廠、天南箱包廠、華美編藤廠、一航電子廠、富民來料加工廠和開新木業等建在群眾家門口的扶貧企業產銷兩旺,吸納500多名貧困村民實現就業增收,走出了一條企業進村辦廠、貧困群眾家門口就業脫貧的鄉村振興之路。
責任編輯: 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