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吟誦打開經典大門的“金鑰匙”
摘要:跟著楊玲會長學習了中華吟誦以后,同學們都喜歡上了吟誦,孩子們也變得自信、勇敢、樂觀起來。它是將古典詩文的內涵及其核心價值,通過音節長短高低的變化等展現出來的一種優秀傳統文化形式。是國學教育的有效途徑,是國學經典學習的高效的方法。
駐馬店網訊(記者 徐 明)吟誦國學經典,傳承民族文化。近日,記者跟隨中華吟誦學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首都師范大學吟誦實驗校特聘指導老師、中國語文報刊協會吟誦教學法專業委員會理事、泌陽縣吟誦學會會長楊玲一起來到中華古詩文吟誦和創作實驗學校——泌陽縣春水鎮中心小學,聆聽別有韻味的詩詞吟誦。
課間吟誦讓經典潤澤同學們的心靈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傳承優秀的民族文化,提高學生對祖國文化瑰寶鑒賞能力,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吟誦這種有聲的語言藝術,為學生們提供了一把打開優秀古詩詞大門的“金鑰匙”。
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孕育了底蘊深厚的優秀民族文化。在課間操時間,該校全體師生以充沛的感情,抑揚頓挫的語調和整齊劃一的手勢,讓我們再一次感受到了古代經典詩文音韻之美。“讀而常吟之”,六年級四班的王煜潔說:“在家吟誦古詩詞的時候,爺爺奶奶特別喜歡聽,想唱歌一樣。所以,我經常在家里為爺爺奶奶吟誦”。“學而時習之”,“以前學生們,古詩詞背的快、忘的也快;現在學校利用課間操時間,每天開展詩詞吟誦,同學們不但記得牢、記憶力也變強了,同時,中華吟誦特有的手勢也鍛煉了同學們的身體,一舉多得。”擁有7年教齡的語文老師陶巧云說到。
鼓勵和贊揚讓同學們愛上吟誦經典
“我叫閆語涵,我背誦的是《詠鵝》”一年級的小語涵用清脆的童音和靈巧的小手吟誦著《詠鵝》,小語涵說:“爸爸在外地打工,視頻的時候,爸爸可喜歡聽我給他背誦古詩了”。
“放學和上學的路上,還有在家里,我吟誦古詩的時候大人都喜歡聽。以前背詩詞總是好忘,現在學會了詩詞吟誦經常唱,記得也牢了,考試的時候再也不怕了。”三年級吉芊禾說到。
“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吟誦改變了以前同學們的背誦習慣,獨特的韻律、起伏的手勢,讓同學們在高低長短的吟誦聲中,了解體會詩詞的內涵。中華吟誦的方式方法,既迎合了孩子們愛唱愛動的喜好,又讓孩子們在贊揚和鼓勵聲中,記牢了詩詞。當吟誦形成一種習慣的時候,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之間就傳承了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楊玲告訴記者。
吟誦經典提升同學們的素養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經典猶如夏日的繁星,閃爍著奪目的光彩;又如春日的百花,散發著馥郁的芳香。自春水鎮中心小學出來后,記者和楊玲一起來到了另一個中華吟誦教學基地——春水鎮龍泉小學。正趕上同學們放學的時間,同學們排著隊吟誦著詩詞向校內食堂走去。
該校校長王可告訴記者,“我們學校是寄宿式學校,很多學生的家長都在外地打工,同學們缺少父母的陪伴,使得同學們和城里的孩子比起來怕生。跟著楊玲會長學習了中華吟誦以后,同學們都喜歡上了吟誦,孩子們也變得自信、勇敢、樂觀起來。現在同學們的自理性非常強,每天的洗漱、整理內務都很積極”。
據了解,中華吟誦是我國傳統的讀書法、教學法和古詩文創作法。它是將古典詩文的內涵及其核心價值,通過音節長短高低的變化等展現出來的一種優秀傳統文化形式。是國學教育的有效途徑,是國學經典學習的高效的方法。
楊玲自2015年開始接觸到吟誦,其后利用節假日自費赴北京、山東、鄭州、廣州、武漢、寧波、貴州等地學習交流吟誦及國學教育的相關課程。先后師從中華吟誦學會秘書長徐建順教授、華調傳承人華峰先生、并向多位吟誦名家學習;同時師從中國國學中心朱翔非先生、中國第一位國學博士后朱立俠老師、四維書院創始人劉宏毅先生等,學習儒學、古代私塾教育等。自2017年8月在春水幼兒園的第一次吟誦教學開始至今,楊玲為推廣這一優秀的方式方法,全身心投入,親手培育了泌陽縣首批吟誦種子。2018年元月騰出自己家的房子創建泌陽縣國學志愿工作室,并培育“和鈴央央”吟誦團。并于2019年8月在縣社會科學聯合會指導下成立了“泌陽縣吟誦學會”。截至目前,中華吟誦在社會各界人氏的幫助和推廣下,已在泌陽縣第十五小學、第三十一小學、春水鎮春雷學校、賒灣小學、春水鎮中心小學、春水鎮龍泉小學等普及推廣普及,受到學生和家長們一致好評。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