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翔長篇歷史小說 《嵖岈魂》出版發行
文/全媒體記者 王慧玲
近日,我市作家陳志翔40萬字的長篇歷史小說《嵖岈魂》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原副主席、天津作家協會原主席蔣子龍,著名作家、河南省作家協會主席邵麗分別為該書寫推薦語。
陳志翔,我市遂平人,為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河南省報告文學協會會員。《嵖岈魂》書中主人公房敬岳,是以抗日戰爭時期嵖岈山農科職業學校校長——一位“以不黨不派之身,行救國救民大道”的民主人士為原型,表現其在民主革命時期,與共產黨親密合作,以創辦嵖岈山農科職業學校為掩護,為中國革命輸送了一批寶貴人才,在中原大地上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的抗日救亡壯歌的事跡。
1930年,房敬岳在嵖岈山創辦了農科職業學校。在當時國民黨反動派對紅色政權實行“圍剿”的殘酷形勢下,房敬岳以開明紳士的身份,掩護了在嵖岈山職業學校的共產黨組織,從而使共產黨組織日益壯大,形成燎原之勢,迅速紅遍周邊縣區。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后,房敬岳之子房昭軒與妻子李春燕,從北平大學畢業,義無反顧地回到嵖岈山,協同父親建立起一支強大的“學生軍”,繼而又建立了自己的武裝——第四支隊,與敵人展開了山地游擊戰,多次挫敗日偽軍的進攻,形成了以嵖岈山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
抗戰期間,日軍一度攻陷遂平,燒、殺、奸、淫,無惡不作,大部分學校被迫停課,唯有嵖岈山職業學校依然書聲瑯瑯。嵖岈山距離縣城50華里,山勢嵯峨,層巒疊翠,日軍不敢輕易涉足。從1938年到抗日戰爭結束,嵖岈山職業學校向竹溝和延安輸送優秀學員30多人。這些優秀學員在革命的熔爐中得到鍛煉和成長,新中國成立后,有的成為共和國將軍,有的成了知名外交官,有的成為主政一方的政府要員,有的是企業的頂梁柱……
1944~1945年,在風光旖旎的嵖岈山上,發生過兩次規模宏大的保衛戰。1944年農歷十二月22日,盤踞在泌陽縣沙河店鎮和遂平縣張臺村一帶的日偽軍約300人,在拂曉前攜帶輕重機槍、山炮從后山偷襲黃土嶺陣地。房敬岳率領嵖岈山職業學校的“學生軍”英勇抵抗,浴血奮戰,多次擊退日偽軍的猖狂進攻;1945年農歷正月初一,日寇利用中國傳統佳節之際,糾集西平、遂平、泌陽、舞陽、確山五縣日偽軍3000多人,分三路向嵖岈山奔襲。第四支隊的戰士和“學生軍”同仇敵愾,沖鋒陷陣,不僅將日偽軍擊潰,還迫使日軍撤掉了遂平縣城西的兩個據點。在祝捷大會上,房敬岳帶領抗日志士舉拳宣誓:“寧做戰死鬼,不當亡國奴!”其聲勢震天動地,撼人心魄。
該書是作者歷時5年的紀實力作。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原副主席、天津作家協會原主席蔣子龍給該書的推薦語:“‘嵖岈魂’乃中華的民族魂。《嵖岈魂》對得起嵖岈山,嵖岈山鑄造了民族魂。嵖岈山不可不去,《嵖岈魂》不可不讀。”著名作家、河南省作家協會主席邵麗給該書寫推薦語:“《嵖岈魂》是一部具有強烈的民族情懷,又有濃郁的文學特色的長篇歷史小說。書中展示的城市與鄉村、環境與人文、農業與救國、教育與修身等內容,具有典型的中原特色。作者著力謳歌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士紳之風,彰顯了士紳文化在中國傳統農業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嵖岈魂》是一部向日漸消失的中國傳統文化致敬的好作品。”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五周年之際,陳志翔創作的長篇歷史小說《嵖岈魂》的出版問世,再次昭示后人: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