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兒時 中秋節
摘要:月亮如何在中秋節前一點點由缺到圓,圓圓的鍋口,圓圓的月餅,圓圓的月亮,月餅上的玉兔與枝葉的圖案,雖然早已經記不清楚,可是那一刻目光與其碰觸的美好與震驚還會在記憶中的某一個角落若有若無地存在。月餅的甜香與影影綽綽的桂花的清香,都成為那個時代有關八月十五中秋節的難忘記憶。
文/郭建光
我出生的小村莊每家每戶的責任田都少得可憐,所以生活在這里的人大都會做點生意。而我的鄰居天賜的父母會做月餅,每年農歷八月十五前,村莊做月餅冉冉升起的炊煙,成了留在我腦海中最優美最深刻的記憶。
從遙遠的山中運來木柴,然后買來面、白糖、冰糖、食用油,晾曬陳皮,再從箱底找出來珍藏的月餅模子,一切都準備齊了,還要砌個烤月餅的土灶臺。
用磚砌泥糊的土灶臺已經成型,天賜他爹依舊圍著爐膛一遍遍巡視,同時不時叮囑我們這些小孩不要從那兒經過,更不要弄壞了爐膛。過幾天爐膛風干了,他會再次一遍遍涂抹泥巴,盡管泥巴里攪拌了麥稈,可是經過這一次次涂抹,最終的成品竟然完美無瑕。
大概八月十五前20余天,一次試做月餅的儀式就要開始了。偌大的院子里擠滿了幫忙的左鄰右舍,有經驗的師傅在一旁指點,面如何和,如何配白糖與面粉的比例,如何攪拌不同的餡料。其中花生這一關特別重要,把一顆顆炒熟的花生搗碎,但不能太碎,要能看出是花生粒,這樣才能保證花生的酥脆與香味。這道工序看似簡單,其實炒制花生的火候特別難以掌握,每每炒制一鍋花生要精心對待,不能有半點差池,因為花生在當時也算是稀缺的食材。
等到實驗的一鍋月餅烤制成功,四鄰八舍聞香而動,大家掰開一塊月餅填進嘴里。舌尖冰糖的甜絲絲與外焦內軟的口感對比,有紅絲的牽連與別樣滋味,都成為當時彌漫在每個人心頭的一種奢侈。如果生活如這般美好,那么人生也就完滿了吧?
經過無數個“美食家”的品評,緊接著是一鍋又一鍋的制作與品嘗,直到最后大功告成,火候如何掌握,餡料如何搭配適當,面餅多大,餡料多少,最后定模時刻的神奇,都深深地烙在每一個夜半映紅笑臉的懨懨欲睡的孩子腦海里。
少時不知月,呼作白玉盤。月亮如何在中秋節前一點點由缺到圓,圓圓的鍋口,圓圓的月餅,圓圓的月亮,月餅上的玉兔與枝葉的圖案,雖然早已經記不清楚,可是那一刻目光與其碰觸的美好與震驚還會在記憶中的某一個角落若有若無地存在。月餅的甜香與影影綽綽的桂花的清香,都成為那個時代有關八月十五中秋節的難忘記憶。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