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挑釁,美方如何成國際規則和利益的破壞者
摘要:孔慶江表示,“有關外交郵袋的相關規則最終被寫入《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第二十七條,不言而喻,美方打開外交郵袋的行徑,侵犯公約規定的使館及外交人員的通信自由,違反了國際法。”
新華社北京7月23日電 熱點問答:對華挑釁,美方如何淪為國際規則和利益的破壞者
新華社記者
美方日前突然單方面要求中方限時關閉駐休斯敦總領館,這是對中方發起的政治挑釁,是對華采取的前所未有的升級行動。國際社會普遍認為,這一蠻橫無理的行徑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蓄意破壞中美關系。美方如何淪為國際規則和利益的破壞者?
單邊霸凌危害國際關系
多年來,包括駐休斯敦總領館在內的中國駐美使領館,致力于促進中美兩國的交往合作,增進兩國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誼。美方的有關指控毫無根據,純屬無稽之談,所用的借口牽強附會,完全不成立,正可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院長、中國國際法學會常務理事孔慶江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一國突然要求他國關閉總領館,此事在國際關系中極其罕見,再加上要求限時閉館,更加反常和霸蠻。“這表明,中美兩國人民長期以來特別是中美建交以來積累起的情誼,正在被今天的美國政府侵蝕消耗。”
這是美方單邊主義、霸凌行為的再次升級,與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互惠的國家間相處之道南轅北轍,危害國際關系。
孔慶江表示,與使館一樣,領事館是維持國家間正常關系的重要載體和渠道,是維系并確保國家間關系穩定與發展的重要因素。美方做法對中美關系和國際關系的影響是十分惡劣的。
智利迭戈·波塔萊斯大學政治學院學者康斯坦薩·霍爾克拉指出,美國關閉總領館的做法十分罕見,美國是在“玩火”。巴基斯坦伊斯蘭堡戰略和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執行董事阿里·薩瓦爾·納克維則對此發問:美國此舉令人震驚,讓人們擔心美國將把世界帶向何方?
違反準則制造危險反例
美方去年10月和今年6月兩次對中國駐美外交人員無端設限,多次私自拆開中方的外交郵袋,查扣中方公務用品。由于近期美方肆意污名化和煽動仇視,中國駐美使館近期已經不止一次收到針對中國駐美外交機構和人員安全的威脅。美方做法無視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
孔慶江表示,“有關外交郵袋的相關規則最終被寫入《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第二十七條,不言而喻,美方打開外交郵袋的行徑,侵犯公約規定的使館及外交人員的通信自由,違反了國際法。”
根據《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和《維也納領事關系公約》,接受國應為派遣國的外交機構和人員履職提供便利。然而,美國作為最大的發達國家和第一大經濟體,卻在世界面前制造了危險的反例。
美方為何執意冒天下之大不韙?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法塔赫)中央委員、阿拉伯關系和中國事務部部長阿巴斯·扎基指出,美方的做法暴露出美國政府的內部混亂,表明美國已經失去了自信;美方的做法違反了國際規則,暴露了美國政府的虛弱。
政治私利損害全球利益
當前,全球抗疫正處于關鍵時期,大部分地區的重啟復蘇步履維艱,世界最需要的是團結合作。然而,美國政府對中方發起政治挑釁,對多邊機制頻頻注入負能量,凸顯其對世界和本國人民不負責任的態度與行為。而其背后,是國內政治私利。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鄭永年指出,關閉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是美國政府發出的“選舉肢體語言”,是在民意調查支持率落后時采取的選舉策略,企圖用這一出格動作造勢。
馬來西亞新亞洲戰略研究中心理事長許慶琦認為,美國一些政客試圖全方位打壓中國以謀取自身政治利益,轉移輿論對美國政府應對國內疫情不力的注意力。
一段時間以來,美國政府不斷向中方甩鍋推責,將疫情政治化,對中國進行污名化攻擊。美方利用“中國牌”為國內政治服務,損害中美關系,也損害全球利益。
阿根廷圣安德烈斯大學拉丁美洲社會科學系中國研究部主任朱莉安娜·岡薩雷斯表示,疫情發生以來,中國為促進世界的抗疫合作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但是美國卻在背道而馳,不僅破壞了與中國的聯系,還將抗疫國際合作置于危險境地。
墨西哥普埃布拉功勛自治大學中國問題專家拉克爾·萊昂·德拉羅薩指出,美國面對抗疫不力和種族矛盾等問題,尋求將矛盾轉向國外,美國外交已淪為國內選舉的工具。(參與記者:王昭、尹南、張笑然、劉天、熊思浩、王麗麗、林昊、倪瑞捷、吳昊、李東旭)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