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饃留香
2019年11月12日,駐馬店市“十大美食”評選結果出爐:西平焦饃、駐馬店胡辣湯、駐馬店芝麻葉豆面條、駐馬店三鮮疙瘩湯、駐馬店香煎野生大白條、確山涼粉、汝南涮牛肚、新蔡縣頓崗油膜、上蔡縣塔橋豬蹄、驛城區沙河店燒雞。
焦饃是流行于我們中原地區的一種面食。說起焦饃這個中原小吃,不得不說說西平的焦饃:中原焦饃看天中,天中焦饃源西平。
明朝李自成率兵起義來到河南,因為水土不服,多數士兵出現了浮腫、腸胃發脹等病癥。來到西平,李自成突然臥床不起,求醫無門之時,部下找到了小洪河岸邊的郎中趙大爺。趙大爺一聽就知道李闖王的病癥所在。他讓老伴烙了幾張焦饃。李闖王吃下,一個時辰過去了,幾個響屁過后,李闖王渾身輕松了許多。
李闖王又能帶兵打仗了,他讓部下賞賜趙大爺。趙大爺笑笑:“這是一般的腹脹。我讓老伴兒在焦饃里加了搟碎的雞內金,雞內金就是雞子的胃內壁,俗稱雞食皮,中醫上說,專治人們消化不良。”
從此,李闖王記下了西平的名字。可惜的是,李闖王起義最終失敗了,要不然,按照李闖王轉告趙大爺的話,等李闖王奪取天下后,李家王朝的都城就是西平。
焦饃救李闖王的故事在士兵中很快傳開了。隨著闖王不斷攻城略地,西平的焦饃也很快傳遍了被起義軍占領的地區。
河南民謠:“六月六,吃焦饃。”農歷六月六,正值夏季三伏時節,這天吃焦饃的習俗,傳說著不同的故事。
中原熟,天下足。焦饃的主要食材是面粉,面粉的來源是小麥。圍繞小麥做文章,那是我們中原人的拿手好戲。
焦饃的主料是面粉,輔料是芝麻、食鹽。面粉加水揉成面團、搟薄,在鏊子上烙熟、炕焦,顏色微黃,吃起來脆香。
焦饃加工起來,說它簡單,那是在我們西平人的手里;說它麻煩,那是在外人手里。
西平的姑娘嫁到外地時,順便把焦饃工藝也傳了過去;外地的姑娘,無論手如何笨拙,只要一嫁到西平,在婆婆手把手耐心引導下,很快就能練就一手焦饃加工的絕技。
有這樣一首傳唱西平焦饃的民謠:
西平焦饃單又薄,小風吹到北漯河;
若是半路遇大風,焦饃飄香過黃河。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