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而上“硬核”抗疫
——記新蔡縣疾控中心環境消殺隊員
摘要:梁玉賀、劉穩凱、周慶峰、姚金星、曾鵬鵬、耿磊時刻奔赴于全縣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疑似患者和住院留觀患者家中進行終末消毒,截至3月初,隊員們終末消毒面積超過41萬平方米。
駐馬店網訊(記者 梁靈芝 通訊員 張玉波)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在新蔡大地上,人們總會看到一群身穿白色防護服、頭戴護目鏡、腳套防護鞋、身背機動噴霧器,逆行而上沖向一個個疫源地的人,他們就是新蔡縣疾控中心環境消殺隊隊員。
隊員利用消毒方式殺滅病源體排出的病源微生物。對新冠肺炎病人和無癥狀感染者排出的污染物,包括血液、分泌物、嘔吐物、排泄物等,以及其可能污染的物品和場所進行徹底的消毒處理,確保對疫源地終末消毒后的場所及其中物品不再有病原體,從而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有效地控制疫情的擴散,遏制著傳染病的爆發和流行。


在確診患者家中消毒前,隊員們首先要向患者或其家庭成員了解患者發病日期、患者居室、活動場所,及日常接觸使用的物品等情況;進入現場后,隊員們還要觀察了解污染情況,按照污染面積、體積、物品多少計算所配制的消毒藥物量,保證配置藥物的有效濃度。按照程序,隊員們要先外后內、先上后下、先清潔房間后污染嚴重場所,再對走廊、樓梯、廁所、下水道等其他污染的地方進行終末消毒。每次衛生消毒,必須做到科學規范、全面細致、徹底不漏地殺滅病人排出的所有病原體。
人們知道,這種“乙類甲管”的新冠病毒具有很強的傳染性,看似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口罩,保護效果也是相對而言的。越是病人污染嚴重的地方,消毒所用時間越長,消殺隊員工面臨危險也就越大。患者所居住房間是病毒最多的地方,在室內物體表面、地面、墻壁上沉降著大量病毒飛沫,空氣中漂浮著許多病毒氣溶膠。在關閉門窗的室內消毒,由于室內光線不足,又因呼氣和出汗造成防護鏡遮蓋一層霧,看不清室內環境,也看不清噴霧器噴嘴的角度。若操作不對,噴霧器高速噴出的氣流把原沉降在物體表面和地面上的病毒飛沫吹浮在空中,將有更多病毒沾著在消殺隊員穿戴的防護用品上。在脫去防護服時,一不小心就可能沾到隊員們的體表上,吸到他們的肺里。患者的衣服、被褥等紡織品附著著氣溶膠。
經常處于這樣高危的環境里,隊員們當然也怕。然而他們又不能怕,因為消滅病毒處置疫情是他們職責所在。唯有在一次次消殺過程中,百倍小心謹慎,嚴格遵守消毒防護操作規范,科學防控、精準消殺,用最專業的技術遏制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爆發和流行,最大程度地減少一線醫護人員的診療壓力。
消殺過程中不僅要防止被病毒感染,還要防止氯中毒。患者居住的密閉房間里,需用含氯有效成分很高的消毒液消毒,一般人時常感到刺鼻灼眼、呼吸急促。而消殺隊員們所處的環境,還有患者排出的糞便混合味道,一度讓他們呼吸窘迫,甚至產生缺氧窒息感。
他們就是這么一群英勇無畏的抗“疫”戰士。
梁玉賀、劉穩凱、周慶峰、姚金星、曾鵬鵬、耿磊時刻奔赴于全縣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疑似患者和住院留觀患者家中進行終末消毒,截至3月初,隊員們終末消毒面積超過41萬平方米。
何紅旗、鄒亞東、戚衛林每天到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的做日常預防性消毒,截至3月初,消毒面積累計超過30萬平方米。
劉建新、王海振每天早晨6點開始,為準備消殺的藥桶加滿水,為消殺回來的藥桶消毒處理,夜晚為藥桶通電保養,為消殺工作作好后勤保障。


從年三十至今,隊員們大都吃住在單位,任勞任怨,小組任務里每一位確診和疑似患者家中都留下了他們噴下的消毒液,一桶、兩桶、三通…….他們已經記不清到底打了多少桶消毒液,他們只知道,只有一遍遍地消殺,才能我們的將疫情防控網絡織牢織密;只有這樣,才對得起身上昂貴的防護服和沉重的消毒壺。
責任編輯:楊濤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